
乳腺报告上的“BI-RADS分级”是啥意思?
魏娅主任医师|安阳市肿瘤医院
195次播放
老年人失眠,可不是单单影响第二天的精神。作为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管海兵,其实我几乎每天都要和睡不着、睡不好的人打交道。比方说,最近有位90岁的南通老先生来复诊,他不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有脑梗、高血压和认知困惑。听起来是不是挺常见?但事实上,很多家庭都没意识到:年纪大了,失眠不是小事,“忍一忍”反而会让全身跟着遭罪。
说起睡觉,咱们常把它当成休息,有人觉得就是“闭眼,啥也不干”。但其实,睡眠就像一台深度保养的发动机,让脑子和血管都“熨一熨”。比如夜深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自动给自己“清灰”,清理废料、修复损伤,还得帮心脏减压,就像手机后台偷偷更新系统。如果一道工序没做对,很快就会“死机”或者卡顿。特别是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的人,如果常年失眠,大脑和心脏连夜都在“加班”,风险系数一下子飙升。这个,光靠白天补觉根本弥补不了。
有的人以为失眠顶多第二天没劲,其实远不止。那个90岁的老先生就是典型例子,他的高血压每次测量都偏高,脑子还总是犯迷糊。长期缺觉,血压更容易波动,大脑恢复慢,还可能激发脑梗和记忆问题。最要紧的,失眠让整个人免疫力下降,感冒、感染都容易钻空子。当然,困扰也不是不能解决——比如针对老年人,可以尝试规律作息,晚饭别吃太油腻,睡前少用手机,建立属于自己的小睡眠仪式。实在没办法,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而不是随便自己抓安眠药吃。遇到问题,早沟通、早诊断,防止小毛病拖成大麻烦。
想把失眠赶跑?其实不少办法很简单:第一,坚持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就像给大脑设个规律闹钟;第二,晚饭到睡觉中间留2小时,让肠胃歇歇;第三,午后避免浓茶浓咖啡,别让神经一直打鸡血。再有,睡前听听轻音乐、做几次深呼吸,都能帮情绪慢慢“降温”。对于家有慢病和高龄长者,不妨多检查血压,多关注情绪变化。有些毛病靠意志力克服不了,这时就要相信专业医生的指导,别自己硬扛。有办法调整,就先试试,遇到障碍随时沟通,有耐心才能见效。
年龄越大越不能觉得睡不好只是“熬一熬”。愿每个人都能早点重视睡眠,保护好脑子和血管,让生活质量真正变高!看过这篇,你就掌握了实用技巧,帮自己也帮家里人,小改变大收获!
魏娅主任医师|安阳市肿瘤医院
195次播放
顾晨希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4次播放
张雨主治医师|泰兴市人民医院
2次播放
丁子烈住院医师|江苏盛泽医院
40次播放
史源副主任医师|安阳市肿瘤医院
49次播放
崔恒浩主治医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71次播放
夏道林主任医师|盱眙县人民医院
9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6次播放
田晓娟副主任医师|深圳大学总医院
7次播放
周静主治医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10次播放
李功科副主任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15次播放
沈英子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6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