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岁患者主动脉夹层B型,手术前你必须知道的安全麻醉知识
任云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8次播放
70岁患者主动脉夹层B型,手术前你必须知道的安全麻醉知识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麻醉无非就是打一针睡一觉,等醒来手术就结束了。我是任云,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其实我们经常碰到大家对麻醉的这些误区。尤其像我们这次遇到的70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不仅年龄大,还有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你可能会问,这样的复杂病情做手术,麻醉安全吗?怎么确保术中万无一失?其实,这里面的门道远不止“睡一觉”那么简单。
🌡️ 麻醉背后的科学,你真的懂了吗?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麻醉更像是给身体“关掉警报系统”,让医生能顺利动手术,对患者来说既安全又舒服。但像主动脉夹层B型这种病,患者的血管就像水管本来就有裂缝,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加重出血风险——这就要求麻醉团队在术中时刻紧盯血压和心率,就像给开快车的司机装了最敏感的刹车辅助系统。加上患者年纪大、血压高,麻醉药的选择与用量更需要量体裁衣,太重太轻都不行。
⏰ 不只是疼痛问题,风险有多大?
你可能要说,忍疼就行了,真有那么严重?其实真不止这么简单。主动脉夹层发作的时候,像这位患者突发剧烈腹痛、胸闷大汗,再晚点就可能危及生命。如果麻醉过程中血压波动大,或者药物选择不当,很容易让血管的“裂缝”变得更糟。我有个患者,刚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疼痛,结果忽略了术前麻醉评估,差点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好消息是,高风险里蕴藏着可控点:只要术中严密监控、术后科学护理,绝大多数人恢复都非常理想。
🔐 手术前后的自保秘诀,记住了!
那怎么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其实说难也不难,第一,配合医生做详细术前评估,千万别隐瞒以前的病史,有啥说啥;第二,术后别嫌麻烦,血压、心率、体温这些指标要按时监测,有不舒服及时说;第三,别怕疼,有问题就交流,科学止痛利于恢复。再就是,家里照护千万别拍脑门,食物、起居和情绪都得兼顾。坚持这些小细节,多数人手术后恢复比想象中快多了!
说到底,麻醉这道“安全门”只要用心打开,年纪再大、情况再复杂都不怕。现在开始重视还真不晚,看懂这些门道,就是为自己多上一把安全锁。下次遇上大手术,你心里就有底了!

任云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8次播放

苏斌副主任医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43次播放

李韶雅住院医师|南京鼓楼医院
141次播放

彭云鹏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4次播放

彭慧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次播放

李韶雅住院医师|南京鼓楼医院
83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11次播放

蒲振业主治医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40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8次播放

张耀东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52次播放

朱学涛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87次播放

张均副主任医师|重庆当代整形外科医院
45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