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麻醉下右踝骨折恢复的关键:疼痛管理与术后护理不能忽视!
张少杰主治医师|南京市大厂医院
11次播放
我是韩斌啸医生,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上周遇到位73岁的老先生,摔伤后需要做髋部骨折手术,家属紧张地问我:"老爷子有高血压糖尿病,全麻会不会醒不过来?"这其实是很多中老年患者家属的共同担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高龄患者做手术时,麻醉科医生都在背后做了哪些"保命操作"。
很多人以为麻醉就是让病人睡一觉,其实像拼积木一样精细。我们科接诊的这位患者,术前评估就发现三个"警报信号":血压像过山车、心脏血管像老化的橡皮管、血糖控制像漏水的阀门。这时候麻醉方案就要像定制西装——量体裁衣。手术前我们会调整降压药,把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还要做心脏"压力测试",就像给汽车做全面保养才能跑长途。
手术中麻醉医生就像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要同时监控十几项指标。这位患者用的全麻药物组合很有讲究:芬太尼镇痛像精准的狙击枪,依托咪酯诱导睡眠像温柔的摇篮曲,还要随时准备阿托品这类"急救队员"。最关键的血压管理,我们会把波动控制在±20%以内,就像走钢丝时拿着平衡杆。现在有智能麻醉系统辅助,风险比开车上高速还低。
手术后头24小时要像守夜人一样警惕:1)6小时内别让患者"鲤鱼打挺"坐起来,容易头晕摔倒;2)12小时要检查手术切口有没有"漏水的迹象";3)24小时内要像闹钟一样定时翻身,预防压疮。这位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在康复师指导下做"踩单车"动作,关键是要把血糖血压当成"每日作业"来管理。
其实高龄手术没想象中可怕,我们医院每年要为300多位70岁以上患者安全实施麻醉。记住这个口诀:"术前检查做全套,术中监测不能少,术后护理要趁早"。把这些知识转给需要的亲友,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手忙脚乱啦!
张少杰主治医师|南京市大厂医院
11次播放
沈通桃主任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9次播放
韩斌啸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5次播放
张广超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次播放
孙大贺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30次播放
朱国汉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次播放
孙大贺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14次播放
闫玉伦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41次播放
李晓方主治医师|抚顺顺城疾控家园预防接种门诊部
46次播放
陈璐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1次播放
毛轶鸣主治医师|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5次播放
李永青住院医师|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8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