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等胃黏膜病变加重,关键术前准备与麻醉细节你知道吗?
嵇晓阳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次播放
我是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的李冬梅医生。最近我们接诊了一位70岁的老先生,因为意外摔倒导致昏迷,CT检查发现脑部有血肿,情况非常危急。这让我想起很多家属常问的问题:"医生,这么大年纪做全麻手术,肺炎风险怎么控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种急诊手术就像在豆腐上拆炸弹——脑组织本身就很脆弱,加上血肿压迫,手术中要特别注意血压和氧气供应。全麻状态下,患者自主呼吸暂停,需要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这就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咳嗽反射弱,痰液容易滞留。
这位患者的情况特别典型:1️⃣ 昏迷状态下容易误吸;2️⃣ 手术时间长(约4小时);3️⃣ 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就像房间长期不通风会发霉一样,肺部不动也容易滋生细菌。我们最怕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会直接影响脑部恢复。
在手术中我们会:1️⃣ 把床头抬高30度防止反流;2️⃣ 每2小时做一次肺部震动排痰;3️⃣ 严格控制输液量。术后ICU还会:✅ 每天评估能否尽早拔管 ✅ 使用特殊床垫定时翻身 ✅ 做痰培养精准用药。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能降低40%的感染风险。
其实麻醉科医生最欣慰的,就是看到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虽然这位老先生还在恢复中,但通过多科室协作,已经成功避开了最危险的感染期。记住:年龄从来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关键是要有周全的防护预案。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针对颅脑损伤手术中的使用有一系列建议,以下从适用情况、使用方法、监测与评估、注意事项几个方面介绍:
适用情况
- 适用手术类型:适用于各类涉及颅脑损伤的手术,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可有效缓解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刺激,减少患者因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
- 患者状况: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若存在意识障碍但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在手术中可考虑使用地佐辛进行镇痛。但对于存在严重呼吸抑制、休克、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评估使用。
- 镇痛效果评估: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地佐辛的剂量或给药间隔,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功能指标。颅脑损伤患者本身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存在异常,使用地佐辛后需注意区分药物不良反应与病情变化,避免掩盖病情。
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在颅脑损伤手术中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使用。一般来说,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存在呼吸抑制、颅脑损伤伴有颅内压升高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等情况需慎用。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和幅度,避免呼吸抑制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药物的反应调整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滴定,以达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嵇晓阳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次播放
吴启哲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9次播放
张宾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次播放
陈梅花副主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6次播放
陈祎主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84次播放
孙镇主治医师|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办事处益康社区卫生服务站
19次播放
王莉住院医师|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建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7次播放
吴启哲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9次播放
刘娜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76次播放
陈祎主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48次播放
袁维栋副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30次播放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57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