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内镜下结肠息肉剥离术:术前准备与麻醉安全性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 2025-07-18 19:36:00233次播放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内镜下结肠息肉剥离术:术前准备与麻醉安全性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大家好,我是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王春峰医生。最近门诊遇到一位47岁的女性患者,体检发现结肠息肉需要做手术,她特别担心麻醉安全问题:"医生,我听说全麻很危险,会不会醒不过来啊?"其实这种担心很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内镜下结肠息肉手术的麻醉那些事儿。

🔍 麻醉就像精准导航

内镜下结肠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麻醉,就像给手术团队装了个智能导航系统。我们这位患者BMI 21.1,ASA评分II级,属于"身体有小毛病但总体还行"的类型。麻醉医生会根据这些指标,像调整导航路线一样个性化配置麻醉方案。

手术中我们会实时监测脉搏、血压、血氧等6大生命体征,相当于同时开着6个行车记录仪。一旦某个指标出现波动,麻醉深度就会立即调整,比自动驾驶汽车的反应还灵敏。

⚠️ 这些风险点要注意

虽然现代麻醉很安全,但就像坐飞机要系安全带一样,有些风险因素需要提前防范:

  • 术前8小时必须严格禁食(连水都不能喝)
  • 长期服用的药物要提前告知医生(特别是降压药、抗凝药)
  • 有吸烟习惯的最好术前2周开始控制

上周就有位患者偷偷吃了早饭来做手术,结果麻醉诱导时发生呕吐,幸好发现及时。这就好比酒驾被查住,不仅手术要改期,还白挨一顿饿。

💡 术后恢复小贴士

手术结束后,麻醉药效就像手机电量会慢慢耗尽。这时候要注意:

  1. 6小时内保持侧卧,防止误吸
  2. 先喝少量温水,没有恶心再吃流食
  3. 24小时内别做重要决定(比如签合同)

我们那位患者术后2小时就能下床走动了,第二天复查一切正常。其实现在的麻醉技术已经很精准,就像用狙击枪而不是散弹枪,既能命中目标又不会伤及无辜。

下次体检发现息肉别慌张,现在的内镜技术配合精准麻醉,就像给肠道做了个无痛"大扫除"。记住术前准备要点,配合医生评估,就能安全度过手术关。如果身边有要做类似手术的朋友,不妨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