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三高人群必看:3招逆转脑梗风险,让血管年轻!

  • 2025-05-27 22:12:00198次播放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大家好,我是清河医院内科门诊的胡宇青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对于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来说,如何有效降低脑梗的风险。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病例: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身高175 cm,体重67 kg,已婚,居住在北京市。他的主要诊断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同时还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这样的患者在我们门诊中并不少见,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首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而高脂血症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控制血压和血脂是预防脑梗的关键。 接下来,我想分享三招,帮助大家逆转脑梗风险,保持血管年轻: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对于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定期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定期进行血脂检查。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饮食:饮食是影响血脂和血压的重要因素。建议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减少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比如,选择低盐、低脂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和加工食品。 适量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和改善血脂水平。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的用药方案包括降压药、降脂药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遵医嘱按时服药是非常重要的,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最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管理慢性病,降低脑梗的风险。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身的健康,定期与医生沟通,积极参与健康管理。
视频中心
科普,当高血压遇上膀胱检查,麻醉医生最关心什么?

当高血压遇上膀胱检查,麻醉医生最关心什么?

  • 王丹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次播放

  • 科普,内镜下结肠息肉剥离术:术前准备与麻醉安全性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内镜下结肠息肉剥离术:术前准备与麻醉安全性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 王春峰副主任医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6次播放

  • 科普,别等输尿管结石恶化!了解手术麻醉的重要性与护理策略

    别等输尿管结石恶化!了解手术麻醉的重要性与护理策略

  • 沈海燕主治医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医院

    15次播放

  • 科普,孕妈手术别慌张!3种安全麻醉方案全解析

    孕妈手术别慌张!3种安全麻醉方案全解析

  • 陆引江副主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18次播放

  • 科普,三高警报:每3分钟1人倒下!60%患者忽略的救命信号

    三高警报:每3分钟1人倒下!60%患者忽略的救命信号

  • 郭晓川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

    17次播放

  • 科普,心脏悄悄发出的求救信号,别等心梗才后悔!

    心脏悄悄发出的求救信号,别等心梗才后悔!

  • 楼凯敏主治医师|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次播放

  • 科普,血管变硬的5个无声警报,别等出事才后悔!

    血管变硬的5个无声警报,别等出事才后悔!

  • 李灿主治医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次播放

  • 科普,三高人群注意:身体这3个信号一出现,血管可能已报警!

    三高人群注意:身体这3个信号一出现,血管可能已报警!

  • 张红副主任医师|包头市昆区团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次播放

  • 科普,胆囊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您知道该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吗?

    胆囊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您知道该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吗?

  • 王丹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2次播放

  • 科普,
警惕!每6秒1人中招的'无声杀手',好在这样做就能防住

    警惕!每6秒1人中招的'无声杀手',好在这样做就能防住

  • 吕惠贞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京东医疗区

    18次播放

  • 科普,血压悄悄报警?这些信号别忽视!

    血压悄悄报警?这些信号别忽视!

  • 邓立松主治医师|青岛市南泗水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8次播放

  • 科普,脑梗发作前的3个救命信号,60%的人却忽略了!

    脑梗发作前的3个救命信号,60%的人却忽略了!

  • 崔晓飞主治医师|杏花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