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手麻要警惕!脑动脉供血不足,这些信号别忽视
👋 亲切开场
我是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周小娟。你有没有遇到过家里长辈突然头晕、手发麻,甚至一时间说话都不太利索?有些人以为这是“上了年纪”“累着了”,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在提醒我们。最近就有位74岁的社区居民,因为这些症状才来门诊检查。要不是及时发现,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脑动脉供血不足到底怎么回事,为啥不能大意?
🧠 概念认知
什么是脑动脉供血不足?
说起脑动脉供血不足吧,我觉得可以把它比作家里水管生了锈,水流就变小了。同样,咱们大脑也离不开血液不断“输送营养”。一旦脑部的血管“水管”出了点问题,要么堵塞,要么弹性差,大脑就容易缺血,导致运作效率变低。资料显示,中国老年人群体中,每年都有数十万因为脑供血问题影响生活,相当于每天好几百个家庭受到困扰。是不是没想到,这事比感冒咳嗽还常见?
⚡ 症状识别
如何发现这些“求救信号”?
你可能纳闷,脑动脉供血不足都有哪些表现?这类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头晕、手脚麻木,有时候还会突然忘词、说话含糊、视物模糊。不太严重时,就像短线上突然断电,晕一下、麻一下,缓一缓又好了。有个社区的叔,体重挺匀称,平时没什么慢病,就是最近这些小毛病反复,影响了做饭、出门。听上去并不“吓人”,但别小瞧了,这样持续下去,不仅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还可能为更严重的问题埋下隐患,比如记忆力衰退、甚至增加中风的风险。
🌈 防治应对
怎么做才安心?
遇到这样的信号,咱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其实不用害怕,预防和调整都很关键。
① 定期体检:每年测量血压、血脂、做脑血流检查,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② 生活习惯调整:合理饮食,少盐少油,适量锻炼,控制体重,尤其要避免吸烟和酗酒这种坏习惯;
③ 按医嘱服药:如果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朋友,控制好基础病特别重要。
有些长辈担心长期用药,其实正规管理,定期随访,反而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就像我接诊的那位大叔,最近坚持规范随诊,症状缓解了不少,生活质量也高了不少。
机会就在你手上,提前防患于未然,日子也能过得舒心。
🤗 温馨小结
所以说,头晕手麻别总觉得“小问题”,现在知道还完全来得及。多一分重视,健康就能轻松在握。记着,照顾好自己,也别忘了提醒身边的人,现在开始重视,脑供血不足根本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