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岁腰椎骨折患者,您知道全身麻醉有哪些关键考量吗?
魏立府住院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9次播放
72岁男性患者患肝胆管结石,麻醉管理需关注的关键要素!
说实话,很多人提到麻醉,第一反应就是“睡一觉,啥也不知道”。不过,像我们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每天见到的情况,尤其是碰到72岁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麻醉这事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我是张龙,每次遇到老年朋友来做手术,总会有人在术前持续发问:“医生,麻醉安全吗?我的高血压会不会出问题?”其实,这些担心并不少见,尤其是家里有慢性病的长者,麻醉前准备和风险控制,确实值得多聊。
大多数人觉得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醒了就算完”。但像肝胆管结石这类疾病,患者既有基础高血压,身体又偏瘦,麻醉方案要“量身定制”。其实就像手机开机前要先检测电量和信号,麻醉医生也会系统评估每个患者的健康底子,比如有没有心脑血管病、以往用过什么药、手术经历如何。尤其全身麻醉,靠的不仅是药物,还有对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控,来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手术这个“起伏路段”。你有没有想过,麻醉医生不只是让人“睡着”,其实时时刻都在帮患者“护航”。
或许你会问,麻醉到底有什么风险?其实最怕的还真不是“睡不醒”,而是慢性病触发的一些小状况。比如我们这位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麻醉前必须核查血压是否稳定,要不然术中很可能波动,影响康复。有一次遇到类似的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没做到位,结果恢复缓慢、连带胃口都差。其实,麻醉风险不是洪水猛兽,疼痛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控只要跟上,大部分问题都能提前预防。麻醉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融合镇痛方案,让你不至于被疼痛折磨,也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第一,手术前记得把自己所有慢性病和药物情况告诉医生,别有啥隐瞒,一点细节都重要。第二,术前监控血压和心率,这样可以提前发现“暗雷”,防患于未然。第三,术后疼痛别硬扛,及时反馈给医生,镇痛方案可以灵活调整,让恢复更顺畅。有家属陪护时,也可以帮忙观察患者精神状况、进食和睡眠,只要有异常,随时沟通。别怕,现代麻醉技术越来越成熟,大多数风险其实都在可控范围里,关键是咱自己多和医生配合,做到心里有数。

魏立府住院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9次播放

张龙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4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12次播放

李建安住院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8次播放

缪江波副主任医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14次播放

韩斌啸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27次播放

史克洁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0次播放

刘伟臣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2次播放

李陆军副主任医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2次播放

陆大浩主治医师|苏北人民医院
58次播放

魏娅主任医师|安阳市肿瘤医院
26次播放

张龙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23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