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恶性肿瘤患者全麻手术:术后恢复与监测的重要性
高洁副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2次播放
各位朋友好,我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的李陆军医生。说起来,很多人一听“麻醉”两个字,脑海中冒出来的全是担忧:麻醉安全吗?年纪大了能不能顺利醒来?其实,前不久我门诊上就接待了一位77岁的叔叔,这位患者因为右侧输尿管结石要做激光碎石手术,家属的紧张劲儿,简直可以用“如临大敌”来形容。但实际上,只要科学评估,积极沟通,麻醉的风险完全可以降到非常低。是不是有点出乎大家的想象?
先跟大家聊聊麻醉到底是怎么回事。别把它想得太神秘,麻醉其实就像是给手机“关机维护”一样,帮身体暂时从手术痛苦中解脱,在医生严密监控下完成“修理”。而对于上了年纪、有基础病的患者,比如这个77岁的叔叔,有糖尿病、心动过缓史,还对某类药物过敏,麻醉师就要像工程师一样,事先“排查隐患”,细致调整方案,确保整个手术一路平稳。
那么,手术中和手术后到底有什么风险需要警惕?像高龄与糖尿病这样的组合,大家也许会直接担心“麻醉万一醒不过来咋办?”其实这类极端状况极少,更多见的是麻醉药物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叔叔,术前心电图提示有心动过缓,所以我们手术全程实时监控生命参数,一旦有波动,及时处理。另外,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变化也得格外关注。毕业那年,我曾遇到一位类似情况的长辈,术后因血糖波动大,结果恢复慢了不少,后来只要术前指点饮食、术中严密监测,一切都顺利。
既然风险不少,怎么做才能最大化安全呢?其实方法并不复杂:第一,术前一定要把既往病史和用药告诉医生,别觉得是小事,有时候一个过敏史就能避免大麻烦。第二,像手术当天早上,按要求空腹,但水分适当补充,不要自己乱调整降糖药剂量。第三,术后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留心观察病人有没有疼痛、恶心、发烧等不适,及时反馈,让医生迅速介入。这样一套“小环节也要当回事”的思路,就能大大降低麻醉和术后恢复的风险。别害怕,咱们完全有办法守护安全。
总之,任何年龄都不必“谈麻色变”。科学的评估与管理,让麻醉变得可控、可预期。现在开始认真实施每一个小细节,让年长患者也能安安心心度过每一次手术。记住,了解得越多,安心就越近。每个人都值得安心面对一场手术!

高洁副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2次播放

李陆军副主任医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次播放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5次播放

史源副主任医师|安阳市肿瘤医院
6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74次播放

郭山峰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院
7次播放

周碧莹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9次播放

崔恒浩主治医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6次播放

徐中萍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6次播放

喻继锋主任医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72次播放

祝玉玲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0次播放

董元良主治医师|赣榆区人民医院
42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