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岁患者膀胱肿瘤术后,如何安全应对麻醉风险与术后护理?
颜晨悦住院医师|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9次播放
我是颜晨悦,来自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每次遇到家属问,“七十岁还能安全做手术吗?”我都很理解那份担心——特别是碰到像这位高龄肿瘤患者,既有心血管病史,又需要接受全麻。其实,这事儿没大家想得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像提前做旅行攻略一样,把每个风险点都查清,方案准备妥当,安全概率远比你想象的高多了。你有没有想过,麻醉医生的一天,其实就像闯关,既要盯住生命体征,还要和各种慢病‘打招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闯关地图”怎么画。
说到麻醉啊,不少人都会把它当成“睡一觉”的事儿,其实远没那么简单。人体就像一台老款轿车,上了年岁,发动机和线路都需要更多爱护。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每一步操作都要预判,类似把车开进陡坡之前反复检查刹车。术中麻醉药物既能“关掉疼痛开关”,又要保证身体各器官稳定运行,哪怕心脏和血压系统稍有波动,都可能造成意外。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常常需要和患者“聊天式”问诊,一点小细节都会影响麻醉计划。
有的人还以为术后没什么不适就代表万事大吉,可其实小问题才是关键。有一位刚做完肿瘤切除术的老人,虽然没有发烧、血尿这些“警报”,但一直有点尿频和尿急——你猜怎么着?这常常是早期恢复期的提醒,绝不是“多喝水就好”。如果病人本身有慢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那么麻醉后的休养期一点波动都需要关注,比如突然血压高了、心慌、甚至睡眠不好。好消息是,只要早发现及时调整,比如用药、饮食或适当运动,大部分问题都能顺利度过,不用太焦虑。
那怎么做才能安心度过恢复期呢?其实几个细节特别重要。第一,定期复查:无论有没有明显不适,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医院走一趟,这样能提前锁定“小状况”。第二,严格按医嘱用药,包括降压和保护心脏的药物,不要自作主张停药。第三,关注生活习惯,比如适度活动、清淡饮食,让身体慢慢恢复“发动机”功能。另外,遇到尿急或精神差,及时和医生沟通,不怕麻烦,咱有办法解决。最后,大胆提问,自己心里有数,比盲目担心靠谱多了!
其实,手术和麻醉没那么可怕,做好准备、细心观察,现在开始重视还不晚。多问一句、多留意一天,安全就多一层保障。你已经是半个健康明白人啦!
颜晨悦住院医师|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9次播放
闫玉伦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79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4次播放
朱学涛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5次播放
岳生副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次播放
喻继锋主任医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12次播放
柳曦光主任医师|黑龙江省医院
6次播放
邹俊副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4次播放
周晓强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次播放
赵良涛主治医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5次播放
韩斌啸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3次播放
舒伟刚住院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87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