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痔手术:37岁男性患者的麻醉风险与安全性解析
韩斌啸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8次播放
我是鲁智勇,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上周遇到一位71岁的阿姨,摔伤后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家属特别担心:"老人家这么多慢性病,麻醉会不会有危险?"这确实是很多高龄患者家属的普遍顾虑。
高龄患者的麻醉,就像给一台老式精密仪器做保养。我们麻醉医生要同时关注血压、血糖、心肺功能等多个"仪表盘"。这位阿姨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5种慢性病,相当于仪器有多个老化部件,需要更精细的调节。
手术中我们采用"组合拳"麻醉方案:局部麻醉阻断疼痛信号+静脉药物保持适度镇静。就像开车时既要用刹车也要控制油门,让患者既无痛感又不会过度抑制呼吸。
1. 低氧警报:阿姨术中出现血氧低于85%,就像手机电量突然掉到红色区域。我们立即调整体位、增加吸氧浓度,相当于给手机插上快充。
2. 血压过山车:麻醉药物可能让血管"忽松忽紧",我们通过精细用药把血压波动控制在10%以内,就像给摇晃的吊桥加上稳定索。
3. 术后迷糊期:老年人麻醉后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我们提前使用脑保护药物,相当于给电脑内存做优化清理。
1. 术前准备:就像出门前检查天气预报,要确认患者近期的血糖、血压记录,慢性病用药情况。
2. 术中配合:信任麻醉团队,但可以主动告知患者特殊状况,比如是否打鼾严重、平时是否容易头晕。
3. 术后观察:前3天特别关注精神状态、伤口疼痛、排尿情况,就像照顾刚学走路的孩子要随时留意。
这位阿姨术后恢复得很好,现在已经能扶着助行器走路了。高龄手术麻醉确实像走钢丝,但现代麻醉技术已经能让风险变得可控。关键是要选择有经验的麻醉团队,做好充分术前评估。
韩斌啸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8次播放
杨威主治医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次播放
朱学涛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4次播放
汤东主任医师|苏北人民医院
7次播放
吴启哲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07次播放
沈英子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5次播放
李索远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4次播放
翟丹丹副主任医师|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人民医院
7次播放
周碧莹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2次播放
舒伟刚住院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8次播放
李世明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6次播放
朱天峰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