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等右侧硬脑膜外血肿不再要求麻醉,了解全身麻醉的关键时刻!
包卿副主任医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11次播放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刚刚熬过脑梗那道“鬼门关”,家属就开始松口气,觉得活下来了就是胜利,其实后面才是考验的开始。大家好,我是来自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姜倩。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话题——脑梗死后的那三个月,到底有多重要?你猜,身边几个人能顶住复发风险,顺利迈过这个坎儿?🤔
先别急,我觉得最好打个比方。就像一棵树刚被虫蛀了主干,修剪和抢救能不能一举成功,真的就看头一阵子的反应。脑梗死后的头三个月,也有点像树的新生期——大脑自我修复和重新建立联系最快,能不能恢复行走、说话、生活自理,机会其实就藏在这短短90天。据统计,每年中国超200万人新发脑梗,相当于每8分钟就有1个人倒下,恢复好坏影响着每个家庭的命运。
这听着是不是有点吓人?其实不夸张,我见过不少患者,像一位八十多岁的女性,刚开始就觉得“慢慢养着就行”,谁知道,没过两星期身体还原地踏步,走路吃力、便秘成了家常便饭。错失三个月内密集康复,往往留下行动、语言难题不说,各类并发症——瘫痪、感染、反复住院,甚至生活无法自理,说白了,生活质量一步步拉低。不过不要太忧虑,及时抓住这段时间,还是能扭转很多局面。
      那接下来该咋做?我觉得分三步:
      
      第一,别等完全恢复才行动。 只要大夫说可以,就赶紧做康复锻炼,包括简单的肢体活动、语言练习。
      第二,饮食和排便得管住。 便秘、虚弱问题常见,营养均衡、多喝水、保持规律排便很重要。
      第三,持续复查。 不舒服千万别扛着,及时联系专业团队调整方案。别忘了,家人的配合和心理支持也很重要,这条路上,陪伴和乐观,有时比药还管用。
    
总之吧,脑梗不是句号,更不是下半场的输赢分界线。抓住前面三个月,做出一点改变,就能扭转人生走向。机会现在就在你手里,别让它悄悄溜走。祝每个正在努力的你和家人,都能迎来新的生机!🌱

包卿副主任医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11次播放

孙正杰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1次播放

徐毅明副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48次播放

刘伊扬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42次播放

朱玉民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次播放

张盼盼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9次播放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5次播放

张宾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次播放

朱天峰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7次播放

王晓娜主治医师|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瑞丽江畔社区卫生服务站
67次播放

钱卓雅主治医师|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138次播放

纽维桥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8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