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别等高血压和冠心病登门,请关注这些重要症状!

  • 来源:李和慨
  • 2025-08-08 09:09:02211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别等高血压和冠心病登门,请关注这些重要症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李和慨医生。最近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患者,他跟我说:"李医生,我就是偶尔胸闷,应该没啥大事吧?"结果检查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已经堵了70%!这让我特别想提醒大家:很多心血管问题就像温水煮青蛙,等你有感觉时往往已经晚了。

🔍 心脏的"求救信号"别忽视

咱们的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冠状动脉就是输油管。当血管变窄时,刚开始可能只是上楼梯有点喘,就像发动机供油不足时会"突突"抖动。但很多人把这些症状归咎于"年纪大了"或者"最近太累",结果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有个临床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约4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1个月都出现过短暂胸痛,但只有不到20%的人及时就医。这就好比汽车仪表盘亮黄灯时还硬要开长途,迟早要出大问题。

⚠️ 这些症状可能是警报

除了典型的胸痛胸闷,这些不典型表现更要警惕:
• 突然出现的牙疼或左肩疼痛(像有根线牵着的那种疼)
• 吃饱饭后心慌气短
• 晚上睡觉要垫高枕头才舒服
• 莫名其妙出冷汗

我接诊过一位患者,半年内瘦了8斤却找不到原因,最后查出是长期心肌缺血。就像手机电池老化会突然关机,心脏长期吃不饱饭也会"偷工减料"。

💡 三个护心小妙招

1️⃣ 量血压要会"挑时候":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和睡前各测一次,记住"135/85"这个家庭血压警戒线
2️⃣ 给血管做"SPA":每天快走30分钟,走到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
3️⃣ 吃饭记住"三色原则":每餐要有绿色蔬菜、白色蛋白质和黄色粗粮,像交通灯一样管住嘴

特别提醒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就像近视眼镜,需要每天佩戴,不能凭感觉吃吃停停。有个患者把药当"急救用品",结果半夜突发脑出血,实在太可惜了。

其实心血管疾病最怕"早知道"。从今天开始,不妨多留心身体的细微变化,就像定期给爱车做保养。如果身边有40岁以上的亲友,特别是长期熬夜、应酬多的,别忘了提醒他们关注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