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安全耳朵清理:耳耵聍的生成、影响及清理方法全解析

  • 7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安全耳朵清理:耳耵聍的生成、影响及清理方法全解析封面图

安全耳朵清理:远离耳耵聍的隐患,您的耳朵最懂

01 耳耵聍是什么?🦻

朋友最近在洗澡后发现小孩耳朵里有黄褐色黏糊物,一时间有点担心,实际上,这种“耳屎”在医学上叫耳耵聍(yíng),就是耳道分泌的一种天然保护物。它能润滑耳道,帮你挡住小灰尘、细菌,甚至是昆虫的“突然拜访”。日常里,它更像耳朵里的小卫士,轻松地照顾我们的听力健康。

正常情况下,耳耵聍会随咀嚼和说话的动作缓慢移出耳外,不用过度担心。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耳朵的清洁其实大多数时候不需要特别干预。只有少部分人会因为耳耵聍积累太多,产生问题。

02 耳耵聍的生成与影响因素

简单来说,耳耵聍的多少和人们的日常习惯、环境,以及遗传体质都有关系。这里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简单看:

  • 1. 生活习惯:频繁用耳机、喜欢掏耳朵,反而可能刺激耳道分泌更多耳耵聍。有调查显示,常用入耳式耳机的人耳道堵塞问题比普通人高出18%。
    [参见:Roland PS. “Earwax removal: benefits and risk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4.]
  • 2. 环境因素:生活在多尘、空气干燥的地区或常接触水、汗液多,也会增加分泌量。比如建筑工地工人和游泳爱好者就经常为此苦恼。
  • 3. 个体差异:有的人天生耳耵聍偏多,比如有位28岁男性患者,每年都要去医院清一次耳朵。医学界指出,这多和基因、性格有关,谁都无法"提前预测"。

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关心自己的耳朵。

03 耳耵聍的常见问题与症状

表现 出现阶段 说明
轻微闷堵、偶尔发痒 早期不适 很容易被忽视,像是被棉花塞住的小困扰
听力下降、持续耳鸣 比较明显 堵塞加重,影响正常听力及沟通
持续耳痛、流脓、明显胀满感 严重阶段 可能合并感染,需要尽快就医

比如,64岁的女性经常觉得右耳闷堵两个月,后来出现耳鸣,经检查发现是耳耵聍团堵住了耳道。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别把持续发闷当成“小事拖一拖”,早些关注,免得小麻烦变成“大事件”。

小贴士:偶尔轻微瘙痒、阻塞感不用怕,持续感觉堵、耳痛或有异常分泌物则要注意。

04 安全清理耳耵聍的正确方法

很多人想着耳屎看着碍事,就忍不住用棉签挖一挖,其实这样做容易适得其反。正确、科学的清理方式主要有两种选择:

  • 1. 温水冲洗: 在医疗机构或专业护理下,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耳道。这样能把软化的耳耵聍带出来,不会损伤耳膜。
  • 2. 专用耳勺工具: 医院正规使用专用不锈钢或塑料耳勺,由医生在直视下轻柔挑出耳耵聍,安全无副作用。
Tips:日常洗澡后,只需用湿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不需要用力挖掏。

日常注意避免掏得太深、用尖锐异物,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对耳朵的损伤风险。

05 清理耳耵聍的误区与风险

提起掏耳朵,不少人有点“手欠”。但常见的几个做法,可能隐含不少风险:

  • 用棉签掏耳:这种做法其实会把耳耵聍越推越深,有研究发现,80%的耳耵聍嵌塞患者都有用棉签掏耳习惯[Knight J, et al., “Complications of ear syringing: a prospective series”, Br J Gen Pract, 1992]。
  • 用发卡、牙签等锐器:容易划破耳道皮肤,引发感染,甚至伤及鼓膜。
  • 频繁清理:耳道自净功能遭到破坏,反而可能导致干涩、疼痛或反复感染。
小心: 用错方法,不仅没清洁,还容易带来痛苦。宁可稍微留点耳屎,也别乱掏耳朵。

06 何时需要就医?

有些症状不是“小毛病”,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到医院耳鼻喉科让专业医生帮忙:

  • 耳痛达两天以上,或有明显分泌物
  • 听力明显下降,怀疑鼓膜损伤
  • 伴有头晕、发烧等全身症状
  • 曾经做过耳部手术或者鼓膜穿孔病史

另外,老人、小孩如果表达不清,或者日常沟通受到影响,也更适合由医生定期查看。有位72岁的老年男性,因长期听力减退,子女陪同就医,结果因耵聍结块导致耳道狭窄,医生及时清理后听力恢复不少。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别拖,专业帮助才安全又放心。

就医建议: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检查和处理,避免自行处理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07 日常预防与健康护理建议

其实维护耳朵卫生没那么复杂,关键是顺应它的自然自洁机制。下面这些做法,不仅简单还很实用:

生活细节 益处 建议方式
避免频繁掏耳朵 减少损伤,维持自净功能 每月检查1-2次耳道,无明显堵塞不需处理
外耳道适度保持干燥 防止细菌滋生、减少炎症 游泳后轻轻擦拭耳廓外,避免进水
多摄入新鲜果蔬丰富维生素 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耳道皮肤健康 建议每天搭配不同品种蔬菜水果
  • 保证休息充足:睡眠规律有助免疫力,提升耳朵自愈力。
  • 避免耳机音量过大: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内,每小时休息10分钟。
日常Tip:遇到听力变化、肿痛不消,及时求医不犹豫。耳朵的小异常,自己把握有信心,发现难处理的,就勇敢寻求专业帮助。

参考文献

  • Roland PS. (2014). Earwax removal: benefits and risk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7(5), 821–828.
  • Knight J, Hamilton N, Fishpool S, et al. (1992). Complications of ear syringing: a prospective series. Brit J Gen Pract, 42(365):220-3.
  • Michaels L, Soucek S, (1991). Ear wax: A frequently discounted cause of hearing impairment in the elderly. Gerontology, 37(6):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