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如何安全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75岁患者的麻醉管理经验分享

  • 2025-10-20 14:30:005次播放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如何安全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75岁患者的麻醉管理经验分享

有没有人担心,年纪大了做心脏手术,到底能不能安全度过麻醉关?我是任云,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最近我亲身经历了一位75岁的患者,她不仅有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合并高血压、脑动脉问题和主动脉的“小麻烦”。有人会觉得这么多毛病加起来,手术和麻醉是不是“太冒险”?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但办法其实也不少。

说到心脏手术麻醉,不光是“打麻药”那么简单。就像手机升级系统——不只是让它跑快,还得保证电池安全、信号正常。高龄心脏病患者,尤其有多种慢病的,麻醉更像是给发动机维修,既要控制疼痛,又要帮各个器官“步步为营”。这次我为患者选择的是全身麻醉,让整个身体都安稳下来,配合最新的用药和监控技术,随时查看心跳和血压,有点像是守着报警器,时时关注每一个“提示音”,以防出现意外。

⚠️ 手术风险与应对,实际案例启示

很多人对心绞痛只停留在“胸口疼”那一步,其实背后可能藏着心律失常、脑血管堵塞、左心室肥大等多个隐形风险。这位患者手术前就是胸闷、胸痛,而且活动量一大就加重。我最担心的是,麻醉后血压突然波动或者心率乱跳——就像汽车突然熄火,必须第一时间反应。不过真遇到了也不用惊慌,现在的麻醉监控设备可以随时调整用药,支持心脏和血管稳定运行。只要术前充分评估,各方面都提前准备,遇到“急刹车”也能安然过关。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就是最好的证明。

💡 高龄麻醉防护秘诀

高龄病人做麻醉,第一步是认真查体和问诊,别怕麻烦,好的准备能化险为夷。第二步,术中严密监控心跳、血压、呼吸,就像盯着家里的智能家居。第三步,术后及时观察,鼓励患者早些走动,科学康复,切记不要把自己“困”在床上。还有,家属随时问问医生都可以,毕竟沟通也是安全的一环。别怕复杂,科学流程一步步来,难题就变得简单起来。

🌱 温暖收尾 & 健康守护

心绞痛和麻醉没你想的可怕,只要细致准备、科学应对,70多岁的老人也能安全走过手术关。现在开始多一点重视,就能少很多麻烦,分享给关心的人,一起守护健康!其实,掌握这些“门道儿”,你已经赢了一半。

视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