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声带息肉——你声音嘶哑的“隐形杀手”!

  • 2025-05-17 19:34:0067次播放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大家好,我是耳鼻咽喉科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声带息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声音嘶哑只是小事,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声带息肉的“大麻烦”。 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通常发生在声带的表面。它的形成往往与长期的声带过度使用、不良的发音习惯或慢性炎症有关。比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喊叫,或者长期吸烟、饮酒,都可能导致声带受损,进而形成息肉。 声带息肉的主要症状就是声音嘶哑。患者可能会觉得声音变得沙哑、低沉,甚至说话时感到吃力。有些人还会伴随咽部异物感、轻微咽痛等症状。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声音持续嘶哑超过两周,尤其是没有感冒或其他明显原因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诊断声带息肉通常需要通过电子喉镜检查。这是一种无痛的检查方法,医生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直接观察声带的情况,确定是否有息肉或其他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长期不治疗的声带息肉可能会导致声带功能永久性损伤。 治疗声带息肉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较小的息肉,医生可能会建议通过声音休息、发音训练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但如果息肉较大或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通常是微创的,通过内镜技术进行,恢复快,风险低。 预防声带息肉的关键在于保护声带。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喊叫,保持良好的发音习惯,戒烟限酒,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你是职业用声者,比如教师、歌手或销售员,更要注意定期检查声带健康。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声音嘶哑虽然常见,但绝不是小事。它可能是声带息肉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信号。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你的声音健康。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声带息肉。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专业医生。保护声带,从今天开始!
视频中心
科普,湿疹瘙痒难忍?1种药膏+1种口服药,7天缓解比单用快50%!

湿疹瘙痒难忍?1种药膏+1种口服药,7天缓解比单用快50%!

  • 孔姝婧副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84次播放

  • 科普,左耳湿疹反复发作?2种外用乳膏+抗过敏药,告别瘙痒困扰!

    左耳湿疹反复发作?2种外用乳膏+抗过敏药,告别瘙痒困扰!

  • 杜素萍副主任医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79次播放

  • 科普,蜜蜂蛰伤后黄金5分钟急救法!90%的人做错了第一步

    蜜蜂蛰伤后黄金5分钟急救法!90%的人做错了第一步

  • 王信主治医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45次播放

  • 科普,被蜱虫咬伤后黄金1小时必做3件事!医生警告:乱拔可能致命

    被蜱虫咬伤后黄金1小时必做3件事!医生警告:乱拔可能致命

  • 王信主治医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7次播放

  • 科普,44岁女性湿疹反复发作?1种口服药让她3天止痒!医生揭秘高效方案

    44岁女性湿疹反复发作?1种口服药让她3天止痒!医生揭秘高效方案

  • 林向飞副主任医师|苏北人民医院

    30次播放

  • 科普,肠道闹脾气?3个信号别忽视,这样调理最有效!

    肠道闹脾气?3个信号别忽视,这样调理最有效!

  • 吴书妹主治医师|公利医院

    78次播放

  • 科普,尘螨过敏加重特应性皮炎?他克莫司软膏真的有效吗?

    尘螨过敏加重特应性皮炎?他克莫司软膏真的有效吗?

  • 张懿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47次播放

  • 科普,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瘙痒性皮肤病,成人也可患病,以下从几个方面为你介绍: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瘙痒性皮肤病,成人也可患病,以下从几个方面为你介绍:

  • 王小康主治医师|苏北人民医院

    23次播放

  • 科普,荨麻疹反复发作?3种高效止痒方案对比,第2种医生都在用!

    荨麻疹反复发作?3种高效止痒方案对比,第2种医生都在用!

  • 葛碧君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次播放

  • 科普,17岁少年突发荨麻疹竟无过敏史?医生揭秘3个意想不到的诱因!

    17岁少年突发荨麻疹竟无过敏史?医生揭秘3个意想不到的诱因!

  • 蔡磊副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三医院

    49次播放

  • 科普,玫瑰糠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3招用药方案帮你摆脱困扰!

    玫瑰糠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3招用药方案帮你摆脱困扰!

  • 袁皓琛主任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74次播放

  • 科普,肝硬化患者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骤增50%,三高人群如何自救?

    肝硬化患者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骤增50%,三高人群如何自救?

  • 陈彦君住院医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48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