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叫作SAH。这是一种在脑部形成的严重急性疾病,病因主要是脑动脉瘤破裂,从而导致血液进入脑蛛网膜下腔。虽说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并不难。
那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呢?简单来说,我们的脑子是被三个膜包裹着的,分别是硬脑膜(最外层)、蛛网膜(中间层)和软脑膜(最内层)。蛛网膜下腔就是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空间,里面充满了脑脊液,负责保护我们的大脑,缓冲外力的冲击。
当动脉瘤破裂出血时,血液会快速地充满蛛网膜下腔,由于脑组织对血液的直接刺激,这会引起剧烈的头痛、呕吐、脖子僵硬等急性症状。很多病人描述这种头痛是他们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严重的头痛,就像“被突然打了一记闷棍”一样。
在我们之前的病例中,有一位63岁的女性患者,她就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被送到了神经外科。检查结果显示,她的颅骨骨质没有明显异常,但她的上颌骨有伴随牙囊肿,同时双肺有散在的斑片影、磨玻璃影和条索影,这很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炎变。医生同时还发现她有高脂血症,这意味着她的血液中脂质含量很高,增加了动脉硬化和动脉瘤形成的风险。
当病人到医院时,医生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进行急救措施,确保生命体征稳定,然后再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这些检查不仅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治疗方面,病人通常需要对症止血、止痛和补液。这些措施能迅速缓解症状,稳住病情。如果病人的出血量较大或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医生有时会建议进行介入治疗,例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甚至是开颅手术,以阻止动脉瘤再出血或者进一步扩散。
对于待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来说,严格的护理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直到病情稳定前,禁止饮食、持续禁水,以减少脑组织进一步受损的风险。医生和护士会详细记录每一个护理步骤,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到有点紧张,其实只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平时注意饮食,控制血脂,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大家预防动脉瘤的形成,降低风险。
好的,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欢迎留言,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