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耳聋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力下降可别大意!

  • 2025-02-13 10:43:52412次播放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大家好,我是一名全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耳聋”和“听力下降”的问题。这位54岁的患者,耳聋是他主要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耳聋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听力问题时时刻刻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今天就来详细剖析,帮助大家了解耳聋的成因、特征和防护。 耳聋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感音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所谓传导性耳聋就是指外耳或中耳功能出现障碍,比如耳道堵塞、中耳炎等等。而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是由于内耳或者听神经受损导致的,例如听毛细胞的损伤。今天这位患者的情况,检查发现可能是感音神经性耳聋,更需要引起重视。 听力受损是有等级的,我们用一个单位叫“分贝阈值”来表示听力的程度。这位患者在气导和骨导检查中,听力阈值达到了中度到中重度的范围,这说明他对于日常环境中的轻声已经很难感知。在平时的聊天中,对方的声音如果不够大声清晰,他可能根本听不到。这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听不到汽车喇叭声。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导致听力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原因有很多,像是年纪大了,耳蜗功能自然退化;或者长期接触噪音环境,比如工厂、一线施工等等;还有就是一些耳毒性药物使用不当,尤其是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随便用药可能带来很大的问题。还有的人会有遗传性因素和伴随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听力损失了还能恢复吗?关于这一点,要分情况而定。像一些传导性耳聋,比如耳道有耵聍、耳垢堵塞的情况,可以通过清理解决。如果是内耳神经性耳聋,目前的恢复手段相对有限,但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是很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如果你或者家人有听力下降的表现,例如听不清楚人说话,总是要求对方重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下预防。保护听力最重要的是减少噪音暴露,平时听音乐时别戴耳机开太大音量,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吵闹的环境中。如果工作需要,不妨佩戴专业耳罩,这样对耳朵更友好。另外,体检很重要,尤其是中年以后,每年做一次听力筛查,这样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耳朵是我们和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一旦失去了听力,就好像被隔绝在一个无声的世界。所以,请大家一定要重视听力健康,有任何问题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视频中心
科普,食管癌术后镇痛管理的关键细节:为什么每位患者都需要关注?

食管癌术后镇痛管理的关键细节:为什么每位患者都需要关注?

  • 袁维栋副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59次播放

  • 科普,别等疼痛加剧再重视!71岁患者股骨骨折麻醉及护理全解析

    别等疼痛加剧再重视!71岁患者股骨骨折麻醉及护理全解析

  • 刘伟臣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3次播放

  • 科普,72岁食管癌患者术后,如何有效管理疼痛与并发症?

    72岁食管癌患者术后,如何有效管理疼痛与并发症?

  • 陈祎主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02次播放

  • 科普,骨折手术后,如何管理疼痛?你可能错过的关键知识!

    骨折手术后,如何管理疼痛?你可能错过的关键知识!

  • 丁子烈住院医师|江苏盛泽医院

    61次播放

  • 科普,别等症状加重,64岁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术后镇痛管理需关注哪些关键因素?

    别等症状加重,64岁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术后镇痛管理需关注哪些关键因素?

  • 李华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90次播放

  • 科普,别等骨折后再关注!59岁女性股股骨粗隆骨折手术麻醉的风险与术后护理

    别等骨折后再关注!59岁女性股股骨粗隆骨折手术麻醉的风险与术后护理

  • 岳生副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81次播放

  • 科普,别等疼痛加剧,肱骨骨折的全身麻醉与恢复护理你了解多少?

    别等疼痛加剧,肱骨骨折的全身麻醉与恢复护理你了解多少?

  •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00次播放

  • 科普,别等脑出血才重视!52岁男性的手术麻醉及风险管理全解析

    别等脑出血才重视!52岁男性的手术麻醉及风险管理全解析

  • 刘伟臣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9次播放

  • 科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型药物,你知道吗?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型药物,你知道吗?

  • 刘丹主任医师|上海市浦东医院

    318次播放

  • 科普,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治愈吗?

    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治愈吗?

  • 孙芳芳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689次播放

  • 科普,血压忽高忽低?当心这颗"定时炸弹"正在悄悄倒计时 ⏰

    血压忽高忽低?当心这颗"定时炸弹"正在悄悄倒计时 ⏰

  • 孙华南住院医师|青岛恒生堂大药房有限公司诊所

    98次播放

  • 科普,三高患者警惕:这些身体信号可能是神经在求救!

    三高患者警惕:这些身体信号可能是神经在求救!

  • 黄巍主治医师|市北区洛阳路街道五医兴城社区卫生服务站

    116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