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等呼吸衰竭加重了才后悔!高危患者的麻醉安全与术后康复你知道吗?
周碧莹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5次播放
很多人觉得夜里偶尔喊两声或者睡得乱些没什么大事,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我是沈赟,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这几天门诊就遇到了一位63岁的阿姨,她总是在夜里莫名其妙喊叫,大半辈子都觉得是“做噩梦”惹的祸。没想到,仔细检查后才发现,这其实和一种特殊的睡眠障碍有关。你有类似情况吗?或者家人有没有这样“奇怪”的夜间举动?不妨一起聊聊,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提到快速眼动睡眠期障碍,名字听着怪,但本质上,咱的睡眠其实有好几种“模式切换”。就像手机后台悄悄运行程序一样,人在深度睡眠时,大脑其实很活跃,但身体却应该“休息”不动。可一旦机制出差错,你就可能出现梦境里行动,甚至大喊大叫,就像梦游和“戏精”上身。其实这并不是“神经病”,多数人一开始并不在意,以为是普通失眠或者焦虑,但实际上,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影响安全和健康。
别小看夜晚的怪动作!像我那位63岁的阿姨,每每梦境一来,不光自己被吓醒,家人也跟着“鸡飞狗跳”。最要紧的是,这类情况有时会伴随摔伤、撞到桌椅,甚至影响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慌说不定就来找麻烦。不过呢,也不需要太担心,早发现其实就有得治。比如定期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必要时借助医院专科评估,根本不是没法控制的事。反倒是拖延不理,才会让本来小问题变大麻烦。不少患者规范管理后,大多数不用药物,仅靠调整生活习惯就能慢慢改善。
想要睡得踏实,几招帮助你:第一,睡觉时间尽量规律,别经常熬夜或临睡前胡思乱想。第二,卧室环境要安静、温度舒适、光线合适,手机电脑远离床边。第三,保持轻度锻炼,晚饭别吃太油太多。最后,如果有反复梦中喊叫、踢腿,你可以去医院专科查查,不需要讳疾忌医。发现早,医生能帮你做针对性的检查和随访,调整方案很灵活,很多人都能慢慢恢复正常状态。别怕,只要迈出一步,方法其实挺简单!
说到底,很多睡眠问题都是“默默地来”,认真点你就能早一步避开大坑。现在开始重视还不晚,把这些经验留在心里,也许哪天就能帮到自己或身边的人。愿你每晚都安稳入梦,明理又踏实,科学守护好自己的睡眠健康!

周碧莹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5次播放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81次播放

李超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9次播放

邵东波主治医师|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
7次播放

周静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8次播放

魏立府住院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35次播放

王飞瑶主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114次播放

李超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次播放

张均副主任医师|重庆当代整形外科医院
32次播放

孙正杰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6次播放

孙文斌副主任医师|泰州市人民医院
10次播放

朱学涛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9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