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等右侧硬脑膜外血肿不再要求麻醉,了解全身麻醉的关键时刻!
包卿副主任医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11次播放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朋友们,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里的长辈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大家都松了口气,以为万事大吉?我是李功辉,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其实吧,支架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路要走得稳才真算保平安。有些人忽略了术后那些不起眼的小信号,结果反而让健康留了漏洞。咱们今天就来聊:有哪些术后警报,是真不能忽略的?
说到心脏支架,其实它就像是在堵塞的马路上修了一条应急通道,让血流能畅通无阻。但施工完毕并不代表周围的道路就永远安全。心脏支架术说白了,就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应急修复”,但生活中很多患者,像某位广州海珠区的73岁老先生,常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老病号”,身体像是多条溪流的交汇点,任何一条出问题,健康就会受影响。所以,做好术后的管理,比手术本身还重要。
有时候你可能觉得术后自己一切如常,但千万别掉以轻心。支架术后其实容易受到各种慢性病的“联合作用”:高血压像螺旋桨一样加剧血管压力,糖尿病就像“慢性沙尘”,会让血管内膜变脆,高脂血症则像堵塞的下水道,随时可能再次堵住。这个组合,任何一项失控,都可能给支架带来新的威胁。所以,心脏病患者术后,不光要盯着心脏本身,还有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旧病”。是不是听着有点乱?其实关键就三点信号——我们马上说。
      你可能会问:“我该盯哪些症状?”其实最容易被忽视的三个信号,分别是:
      1️⃣ 不明原因的胸闷或乏力——不是普通累,而是活动后忽然比以前吃力。
      2️⃣ 下肢水肿、体重突然增加——这种像蓄水池涨水的状况,往代表身体代谢压力大。
      3️⃣ 晚上睡觉突然憋气、或短暂呼吸困难——感觉像是被闷住,却不知为何。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琐碎?但这三个信号,常预示着心功能正在拉响警报,不管是心衰,还是血管再次堵塞,都有可能。而全球每年心脏支架术后发生严重心功能障碍的人数,超过30万,相当于每天有800多家庭受到影响。不过别慌,这些都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
    
那具体该怎么做?首先,定期查体和血压血糖监测,是绕不开的底线;其次,保持按时服药,任何药不能“偷懒”,哪怕觉得没啥大碍也别擅自停;再就是饮食得清淡、还要多动——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能让血管跟上节奏。还有,家人陪伴非常重要,遇到上述症状要立刻沟通医生。我觉得,关键在于细心观察和及时反馈,别把“每天下午有点胸闷”当成老毛病。当然,面对这些风险,只要用对方法,就算慢病缠身也能把它们驯服。机会就在你手上!
其实,支架术后的健康路,最怕的不是病本身,而是忽略小细节。现在知道这些还来得及,好好管理,心病慢病一起抓,咱们都能安稳过每一天。只要用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包卿副主任医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11次播放

孙正杰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1次播放

徐毅明副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48次播放

刘伊扬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42次播放

朱玉民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次播放

张盼盼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79次播放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5次播放

张宾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次播放

朱天峰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7次播放

王晓娜主治医师|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瑞丽江畔社区卫生服务站
67次播放

钱卓雅主治医师|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138次播放

纽维桥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8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