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认识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获取实用知识的指南

  • 17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认识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获取实用知识的指南封面图

认识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获取实用知识的指南

平时做体检的时候,可能有人在B超单子上看到“甲状腺结节”几个字,只觉得是小问题。但其实,甲状腺在脖子里就像个细心的小裁缝,帮身体调节能量。如果这位“裁缝”出了问题,比如长了个乳头状癌,在左叶出现,就值得我们好好了解一下。简单来讲,这种癌症虽然发展得比较慢,可一旦发现,早点处理比稀里糊涂更稳妥。

01 什么是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它的“乳头状”,其实指的是在显微镜下癌细胞排列的方式,而“左叶”则说明它发生在甲状腺左侧。比起一些进展很快的肿瘤,这种癌症通常慢悠悠地生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理会,早诊断、早治疗,结果会大不一样。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常在没什么明显症状时被发现。这个肿瘤就像一位闷不吭声的“邻居”,可能早已住了进来,你还没觉察。偶尔一查体检,或者自己摸到脖子上的小疙瘩,才发现这个“不速之客”出现了。

02 常见症状和信号有哪些?🧐

  • 1. 颈部肿块:最常见。刚开始时肿块通常比较小,有时用手轻轻摸甚至摸不到,只有影像学能发现。到了明显阶段,肿块会变得比较硬,有时能感到活动受限。
  • 2. 吞咽不适:一开始,感觉偶尔吞口水有点异样感,但如果肿瘤持续变大,可能会阻碍吞咽动作,影响进食。
  • 3. 声音变化:早期可能只是偶尔沙哑,说话稍费劲。若癌细胞压迫或侵犯到了喉返神经,声音会持续嘶哑,甚至说话变困难。
  • 4. 颈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脖子一侧硬邦邦的小包块,不疼,但长期存在。这种表现通常是肿瘤晚一点才会有,需要当心。
💡 比如,有位30多岁的女性朋友,发现脖子左侧摸到不明包块,一年里没消,后来才查出原来是左叶乳头状癌,合并还有甲亢。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提醒:如果摸到类似肿块、或出现持续的声音嘶哑,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

03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说起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幕后推手”有几个可能。第一个是遗传因素: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过甲状腺癌,其他成员的风险会略高。第二个就是环境中接触到辐射,尤其是小时候受到过头颈部放射线照射。第三种情况,是长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比如甲亢,总在刺激甲状腺长大,细胞分裂次数一多,难免有机会发生错误。“年龄”也是个影响,尽管青壮年女性比较高发,但老人和儿童得病的也有,不过比例不同。

国外一份研究提到,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家族史阳性可以使发病概率提升约2-3倍(Londero et al., 2014)。另外,环境、职业上的长期辐射接触,也值得小心。再比如说,部分甲状腺癌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有些人容易出现慢性甲状腺炎,癌变风险也会上升一点。

⚠️ 别把它和一般感冒发烧一样当作偶发的小插曲。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虽然慢,但拖得久的后果要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04 检查怎么安排,才能更安心?🔬

如果脖子上摸到肿块,或者出现吞咽、发音方面的变化,去医院该怎么查?一般流程是先做颈部超声(B超),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方法。B超能判断结节的大小、性质和位置,是不是实性、边界清不清晰等。可疑的结节,再做细针穿刺活检(FNA),抽点细胞出来看看,有没有异常癌细胞。如果已经有颈部淋巴结异常,医生也会安排更细致的检查,比如CT或磁共振。

有些人担心活检会“扰动”肿瘤,其实多数资料和专家提示,规范的穿刺活检不会加速扩散。最后,结合实验室甲状腺功能检查(比如TSH、T3、T4),帮忙了解是不是同时有甲亢或者甲减。

检查结论出来后,医生会根据具体结果,决定下一步如何“修理”这个不速之客。

05 现在主流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大小和扩散情况,选择部分切除还是全切,医生会给出专业建议。手术后,如果有转移或分级较高的风险,可能需要加做碘-131放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清理”残留异常细胞。

  • 手术切除:一般选择左叶切除或者连带峡部,有淋巴结转移加做淋巴结清扫。术后一般恢复快。
  • 射性碘治疗:对某些患者有效,帮助预防复发和远处转移。
  • 靶向药物治疗:针对不能手术或复发、转移患者,词药物能阻断癌细胞的异常信号通路。
  • 激素抑制治疗:术后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抑制TSH,降低癌细胞复发机会。

不同治疗方案副作用也不同,有时候会出现声音变化、低钙抽搐,或者术后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整体看,乳头状癌治疗效果总体良好,五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Mazzaferri & Jhiang, 1994),但越早发现,暴露的风险和损失越少,恢复得也越顺利。

06 日常怎么做,才更安心?🍎

  • 均衡膳食(为甲状腺提供必需营养):适度摄入海鱼、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对甲状腺健康有好处。不偏食,主食、蔬果、蛋类合理搭配。
  • 保持良好作息:规律作息帮助激素代谢稳定,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有助于内分泌平衡。
  • 适量运动:每周3~5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跳绳、游泳,对预防内分泌紊乱有帮助。
  • 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建议成年人一年一次脖子B超检查看看有无异常结节,尤其家族有甲状腺疾病的,更要多留心。
  • 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发现特殊情况,比如短时间内脖子明显肿块变大、声音持续嘶哑,一定要指定去正规医院的甲状腺专科,而不要随便拖延。

总之,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脖子,摸到新出现的小疙瘩或者有异常症状,早点查一查,比事后应对更省心。

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不是那么“神秘莫测”,但也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小毛病。通过定期检查、健康饮食和规律生活,多数人都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生活质量不会受太大影响。身体的小信号别忽略,多留心、心态好,做好日常管理,对自己更有信心。大家如果觉得内容靠谱,也可以推荐给身边的家人一起了解。😊

参考文献

  1. Londero, S. C., Krogdahl, A., Bastholt, L., Overgaard, J., Trolle, W., & Pedersen, H. B. (2014).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Denmark 1996-2008: an investigation of changes in incidence. Cancer Epidemiology, 38(1), 62–67. https://doi.org/10.1016/j.canep.2013.12.004
  2. Mazzaferri, E. L., & Jhiang, S. M. (1994). Long-term impact of initial surgical and medical therapy on papillary and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97(5), 418-428. https://doi.org/10.1016/0002-9343(94)90321-2
  3. Haugen, B. R., Alexander, E. K., Bible, K. C., Doherty, G. M., Mandel, S. J., Nikiforov, Y. E., ... & Ladenson, P. W. (2016). 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26(1), 1-133. https://doi.org/10.1089/thy.2015.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