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走出“足”困境: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攻略

  • 5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走出“足”困境: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攻略封面图

走出“足”困境: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攻略

01 糖尿病足的真相:被忽略的“小麻烦”

很多人聊到糖尿病,第一反应是忌嘴、控糖,很少有人把目光放在双脚。其实,在门诊里经常遇到这样的故事:一位退休的阿姨因为脚上伤口一直不愈合,拖了几周才来医院,结果发现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的发生和持久的高血糖、神经损伤、血液循环变差有关。血糖长期在高位徘徊,慢慢损伤了脚部的小血管和神经,让脚变得“麻木”了,小伤口容易被忽视(Boulton et al., 2005)。就像一盏警示灯坏掉后,路口变得不再安全,糖尿病足患处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大大降低。

影响生活的表现可能带来的后果
走路时脚发沉,偶有酸胀行动受限,容易疲劳
脚部小伤口不易愈合感染扩散,甚至需住院处理
偶尔足部发麻,热冷不敏感出现较大伤口自己却不觉察
Tips: 其实,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Boulton et al., 2005)。

02 这些人群风险高:谁应该格外留心?

  • 1. 长期糖尿病病程:比如一位54岁的男士,糖尿病已超过10年,他近来发现脚趾头有点麻,有时候小伤口三四天才好。这说明慢性高血糖让他成为高危人群。
  • 2. 有足部变形或鸡眼老茧:穿鞋容易磨破皮,脚趾头挤压变形,比如步入花甲之年的王大姐,脚趾外翻,走一会儿就觉得鞋里不舒服。
  • 3. 外周血循环较差:部分患者小腿常发凉,轻压脚踝皮肤会慢慢回弹,这是一种血流不畅的表现。缺氧的组织愈合能力变差,感染风险增加。
  • 4. 既往有溃疡或截肢史: 曾出现过脚部溃疡的患者,再次发生的几率更高。
  • 5. 感觉减退:比如60岁的女士,她反应,“脚碰了踢了一下但不太痛。”就是神经受损的信号。
提醒: 如果你满足上述两条或以上,检查双脚要比一般人更频繁一些。

03 为什么患上糖尿病足?关键原因全解析

说到底,糖尿病足并非简单的“伤口不愈合”,它背后藏着复杂的机制。

  1. 神经损伤:长期高血糖让足部神经受损,感觉越来越弱,甚至走路磨破皮都不觉得疼(Pop-Busui et al., 2017)。
  2. 血液循环障碍:供血受限使得脚部“养分供应”变差,氧气和营养少了,伤口愈合慢很多。
  3. 免疫力下降:糖尿病人群白细胞功能也会受影响,细菌一旦侵入感染很快加重。
  4. 生活细节疏忽:穿着不合适的鞋、足部经常暴露于潮湿环境,都会增加风险。
📋 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神经病变、血管阻塞程度密切相关(Pop-Busui et al., 2017)。

04 居家护理秘籍:让双脚更放心

  • 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不烫手即可)洗脚,动作轻柔,否则容易破皮。洗后擦干,特别是趾缝。
  • 润肤保湿:轻薄的润肤霜护理脚面,避免开裂。趾缝区域无需特意抹油,以防潮湿引发霉菌。
  • 每日自检:检查有没有红点、肿胀、水泡、破皮,用镜子照脚底也很实用。建议家人帮忙查看后跟、足趾间。
  • 合适的袜子和鞋
    • 穿柔软、无缝的棉袜,别选勒脚的款式。
    • 鞋子要宽松舒适、无硬边,最好当场试穿。不买硬皮鞋、不选露脚趾的拖鞋。
  • 避免赤脚行走:外出和家里都穿着拖鞋,防止意外划伤。
小技巧: 每晚睡前搓搓脚,既能促进血流又能帮助及时发现异常。

05 有“专家”帮忙,护理更安心

虽然不少护理可以在家完成,但定期请专业医生、护士做足部体检更为重要。有经验的足病医生会判断脚的血流、神经感觉,发现你可能没察觉到的问题,甚至能早一步解决疑难伤口。

专家角色主要作用
内科医生 评估整体病情,调整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方案
足病医生/外科 处理复杂的足部伤口、指导专业修甲和处理畸形
护士 日常护理教育、伤口清理、换药等
别忽视: 有创面的脚,请医生专科处理,避免自行使用偏方,防止恶化。

06 心态也重要:糖尿病足的心理应对

糖尿病足的出现不仅影响行动,也容易让人心生焦虑。有的患者因为害怕伤口恶化,变得郁郁寡欢,甚至回避社交。比如一位62岁的患者,在患足部溃疡后常常失眠,对未来很迷茫。

其实,家人朋友的陪伴和积极态度有很大帮助。和同为糖尿病患者的朋友聊聊心得、加入病友微信群,甚至试试心理疏导,都可以缓解这种压力。实际生活中,哪怕一点点伤口好转,都值得记录下来,给自己打气。

  • 与家人坦然沟通,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压力
  • 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建议,改善情绪
  • 参加病友交流,让经验互通起来
建议: 心理支持和身体护理同样重要,让自己慢慢走出担忧的阴影。

07 日常预防行动清单:简单坚持最有效

预防糖尿病足,其实重点在于提前规划、落到细节。下面这份实用清单,帮你每一步都做得更到位:

措施方法说明推荐频率
合理饮食 粗粮、绿叶蔬菜、豆制品增益血管健康和控糖。
🥗 建议每餐都搭配些蔬菜,还有杂粮代替部分白米。
每日
适量运动 快走、游泳有助血液循环和控制体重。
请选择舒适的鞋,每次运动后检查双脚。
每周3~5次
关注腿部变化 发现脚面、脚趾颜色变暗或长时间肿胀,要尽快请医生检查。 持续关注
定期足部复查 由医生或护士每年至少全面足部体检1次,对高危人群可更频繁。 每年1~2次
Tips: 适度饮水和良好睡眠同样有助于脚部健康。

结语

说到底,足部健康其实是长期“小细节”的积累,与其担心未来出问题,不如今天多留心看看自己的双脚。糖尿病足并不“恐怖”,别忽视日常里的一点点变化,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总能守护住健康的每一步。

主要参考文献

  • Boulton, A. J. M., Vileikyte, L., Ragnarson-Tennvall, G., & Apelqvist, J. (2005). The global burden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The Lancet, 366(9498), 1719-1724. 查看
  • Pop-Busui, R., Boulton, A. J., Feldman, E. L., Bril, V., Freeman, R., Malik, R. A., & Ziegler, D. (2017). Diabetic neuropathy: A position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40(1), 136–154. 查看
  • Armstrong, D. G., Boulton, A. J., & Bus, S. A. (2017). Diabetic foot ulcers and their recurren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4), 2367-237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