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双相情感障碍:情感的过山车与诊断的解锁

  • 25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双相情感障碍:情感的过山车与诊断的解锁封面图

双相情感障碍:情感的过山车与诊断的解锁

01 简单来讲,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总有高峰和低谷,但有些朋友的情绪变化起伏极大,像坐上了“情绪过山车”:有时格外兴奋、充满能量,有时却陷入深深的低落。这类现象,其实就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表现。它和一时的心情变化不同,更持续、更剧烈,对生活影响也大得多。

核心特征: 周期性的情感波动,包括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
别忽视: 并非“个性怪”,而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精神健康问题。

02 早期信号和明显表现:都有哪些典型变化?

阶段 常见变化 生活例子
初期(轻微、偶尔)
  • 偶尔觉得精力特别充沛
  • 失眠却精神不错
  • 有时想法跳跃,兴趣增多
28岁的王先生,最近一周突然爱发言,还买了很多不需要的小东西,但偶尔又感到空虚。
典型阶段(持续、严重)
  • 情绪高涨到难以控制,甚至冲动行事
  • 突然转为极度低落、自责、没有希望
  • 工作明显受影响,和家人矛盾增多
35岁的刘女士,有时几天不睡,语速极快,但后期反而表现出极度消沉,甚至失去生活兴趣。
提醒: 持续性的情绪高涨或严重低落,影响正常社交与工作时,就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了。

03 为什么容易被误解?诊断挑战在哪儿

很多时候,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初会被误诊为抑郁症或焦虑症。原因是抑郁发作更易被发现,而躁狂期的表现容易被当做“性格外向”、“情绪好”,或者没引起重视。加上情感症状容易与生活压力混淆,容易延误真正的诊断。

  • 比如一位40岁的男性,三年内经历多次低落,却因躁狂期被同事认为“只是偶尔太兴奋”,一直未获正确治疗(本例只在本段出现)。
  • 研究显示,约有60%的患者曾被初次误诊为单纯抑郁症 (Angst, J., Sellaro, R., 2000)
说起来,及时发觉躁狂区段变化,是甄别双相障碍的关键,忽略会耽误专业干预。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专业医生会遵循DSM-5(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进行判断。其标准明确列出了躁狂期、轻躁狂期和抑郁期的具体要求。

类型 主要表现 持续时长
躁狂发作
  • 明显情绪高涨,精力旺盛
  • 自我评价高、减少睡眠需求、话多想多
  • 冲动决策(如突然大手笔购物)
至少持续1周
抑郁发作
  • 持续低落,兴趣丧失
  • 精力下降,易感疲劳
  • 无助感、可能出现负面对生活的看法
至少持续2周
要提醒:只有满足这些特定标准,才能明确区分为双相情感障碍,建议寻求专业评估而非自诊。
参考文献: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05 为什么会得双相?致病机制与风险因素

其实,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因并不简单,既有遗传背景,也和身体、生理状况以及外部环境有关。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者,发病风险比普通人高数倍(McGuffin, P. et al., 2003)
  • 神经生物学: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比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紊乱被认为是重要机制。
  • 生活压力:特殊时期(大事件、失业、丧亲等)会显著增加疾病启动风险,但并非唯一诱因。
  • 年龄与性别: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首次出现,男女均可,但女性更易出现反复的抑郁期。
🔍 发病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双相障碍患病率在1%-2%之间,实际可能高于这个数字,因为早期常被忽略(Merikangas, K.R. et al., 2011)
这说明双相障碍并不是简单的“意志薄弱”,也不是单一原因可致,了解风险主要为了及时识别和积极管理。

06 吃什么、做什么有助预防?实用建议一览

积极生活方式和平衡饮食,有助于稳定情绪波动,也利于疗效维持。不过,预防不等同于治疗,若有反复情感大起大落,最好的办法还是尽早请医生评估。

食物/方法 具体好处 建议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大脑健康 每周吃2-3次
坚果(核桃、杏仁等) 丰富多不饱和脂肪,有益神经系统 每天小把即可
全谷物(燕麦、藜麦、糙米) 提供持久能量,减少情绪波动 主食中适量替换
规律作息 帮助维持生物钟,减小情绪异常 每天尽量固定睡眠时间
适度运动🏃‍♂️ 释放压力,促进内啡肽分泌 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实在出现情绪剧烈波动、冲动行为或生活功能减退,建议尽快去精神专科就医。大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都可以预约,及时介入很有意义。

07 治疗和管理:如何真正调整“情感过山车”?

虽然双相障碍无法完全“根治”,但药物+心理支持+规律生活,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关键是坚持、别轻易停药;情绪变化时及时与医生沟通,不要自行调整用药。

  • 药物治疗:包括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严格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 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管理情绪变化。
  • 社交支持:朋友家人的理解和陪伴,能显著减轻心理负担。
简单来说,早发现、早管理,每一步都很重要。只要把握自己节奏,按医嘱坚持下去,多数朋友都能控制住“过山车”般的心情。

常用英文参考文献

  • Angst, J., & Sellaro, R. (2000).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bipolar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48(6), 445–457.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 McGuffin, P., Rijsdijk, F., Andrew, M., Sham, P., Katz, R., & Cardno, A. (2003). The heritability of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to unipolar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0(5), 497–502.
  • Merikangas, K. R., Jin, R., He, J. P., et al. (2011).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 in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8(3), 2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