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鼻咽部异物:不容小觑的潜在危害
吃饭聊天时突然打了个喷嚏,感觉有什么东西“飞”进了鼻子;或者看见家里的孩子玩耍时不小心把小玩具塞进鼻孔,家长一时紧张起来。这些看似小插曲,其实和鼻咽部异物密切相关。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有可能遇到这种“小麻烦”,所以别觉得它离自己很远。
🙋🏻♂️ 01|鼻咽部异物到底是什么?
鼻咽部异物,简单来说,就是非正常跑进鼻咽(介于鼻腔与咽喉之间的部位)的外来物,包括食物残渣、豆子、小玩具、甚至牙签头等。有时候是无意间吸进去,有时候则发生在调皮玩耍过程中。这类情况在儿童群体尤其多见,成年人里,某些特殊职业比如工地工人也有遇到。
异物类型 | 常见场景 |
---|---|
食物颗粒 | 进餐时说话或嬉笑 |
塑料小物件 | 儿童玩耍时不慎塞入 |
种子/零件 | 工作中吸入粉尘或碎屑 |
👃🏻 02|如何发现鼻咽部异物?
鼻咽部异物最初往往只是轻微的不适。例如偶尔觉得鼻塞、鼻子痒,或者有点鼻涕,但并不一定会立刻引起注意。早期阶段,这种变化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错过。等到异物卡得较深或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较明显症状,比如持续鼻塞、流黄绿鼻涕,甚至伴随恶心、周期性咳嗽。儿童有时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用手摸鼻子的动作,家长可要多加点心。
这个例子说明:小症状也能藏着意外,需要家长警惕。
🔎 03|怎么判断异物的类型?
异物性质不同症状也不一样。比如软性的米粒、面包渣一般引起湿黏鼻涕和偶尔咳嗽;而塑料小零件会导致鼻腔明显堵塞,鼻涕带异味,甚至出现轻微流血。如果孩子鼻腔突然闻到奇怪气味、鼻孔有分泌物堵塞,八成就是硬物卡住了。成人则多以异物感为主,像是有东西挂在那里,不咳不掉。
异物类型 | 典型表现 |
---|---|
食品类(软物) | 频繁湿黏鼻涕、偶有咳嗽 |
非食品类(硬物) | 鼻腔堵塞、鼻涕有异味、偶有血丝 |
颗粒状小物 | 一侧鼻孔通气不畅 |
🚨 04|遇到异物卡住,怎么紧急处理?
异物卡住鼻咽部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如果不慎发生,需要让患者头部微微前倾,避免误吸入气管。如果是儿童,可以让他们轻轻地用嘴吹气(闭住嘴巴后试着用鼻子呼气),有时小异物能出来。如果不是很紧急,可以用棉签轻轻拨出(只限能看得到的情况)。不能轻易拿镊子、筷子乱掏,更不能用力揉搓,以免将异物推得更深。
- 异物肉眼可见且位于鼻前部,可用棉签轻轻尝试取出
- 呼气法适用于小颗粒,但较硬物体应避免自行操作
- 如咳嗽不止、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医
🏥 05|医院会怎么处理?
一旦家庭处理无效,建议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医院通常会用鼻内窥镜清查异物位置,如果异物深入或较大,则选择专用钳或吸引器精准取出。整个过程一般不需麻醉,但遇到小朋友激烈挣扎,医生会先安抚再操作。取出后,还会根据异物类型决定是否用消炎药预防感染。专业手段能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如局部炎症或创伤。
具体处理流程 | 专家建议 |
---|---|
鼻内窥镜检查定位 | 精准定位,减少误伤周围组织 |
专用工具取出异物 | 根据异物质地选择钳或者吸引器 |
术后消炎处理 | 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恢复 |
⚠️ 06|鼻咽部异物为什么有危害?
鼻咽作为气道的“交通要道”,如果有异物长期滞留,容易造成阻塞、感染。医学界发现,异物引起慢性炎症后,局部环境会变得适合细菌增殖(Patel et al., 2012)。尤其对儿童来说,小异物可能造成阻塞,严重时会影响正常呼吸。成年人则较少发生急性阻塞,但异物长期不取出也可能导致鼻腔溃疡或继发性感染。
- 静态压力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 细菌繁殖易致鼻腔炎症
- 长时间异物可并发鼻窦炎、鼻出血等
来源:Patel, P.S., et al. "Foreign bodies in the nasal cavity: A review of 752 c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12.
💡 07|怎么预防鼻咽部异物?
其实预防鼻咽部异物更靠日常细节。儿童方面,多让孩子在吃饭时专心进食,玩具挑选大块少小零件的;成人在操作小物件、粉尘多的环境时可佩戴口罩。饮食上选适宜软硬、易咽的食品。遇到异物误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只要反复鼻塞或流鼻涕,都应该及时就医。
场景 | 具体建议 |
---|---|
儿童玩耍 | 优先选择块状大玩具,定期清理地面散落小物 |
家庭进食 | 保持安静、细嚼慢咽,减少说笑分心 |
工作场所 | 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异物尘屑 |
呼吸道健康饮食 | 新鲜蔬菜(如芹菜)、富含维生素水果,对呼吸道黏膜修复有帮助 |
- 芹菜:增强黏膜抵抗力,每天适量食用可保持鼻腔健康
- 苹果:富含抗氧化物,有利于减缓鼻腔炎症
- 西红柿:维生素C丰富,有助于营养支持鼻咽膜
- 症状持续超三天建议耳鼻喉专科
- 异物肉眼不可见勿自行操作
- 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应紧急送医
鼻咽部异物最怕被忽视,常在“不经意”之间出现。无论是小朋友淘气,还是成年人粗心,留意日常细节再加一点专业常识,就能把风险降得很低。家里有孩子或特殊职业人士,不妨把这些知识分享出去,关键时刻派得上用场。如果你发现持续鼻塞、流涕等异常,别犹豫,去医院做个简单检查最稳妥。
📚 参考文献
- Patel, P.S., et al. (2012). Foreign bodies in the nasal cavity: A review of 752 c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76(5), 669–672.
- Watters, K.F. (2014). The ear, nose, and throat: Foreign bodies and their management.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61(2), 423-438.
- Gupta, S., & Kaur, K. (2016). Management of nasal foreign bodies: An insigh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2),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