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一夏,远离外耳道炎的那些事
01. 外耳道炎是什么?
夏天一到,很多人喜欢游泳或者冲凉,有时候耳朵总是怪怪的,隐约发点痒,或者偶尔听点闷音。其实,这可能是外耳道炎的小信号。外耳道炎简单地说,就是外耳道(耳朵口到鼓膜之间的那段皮肤)发生了炎症。
常见症状有:一开始只是轻微的痒感,偶尔有点胀痛,感觉像是有点水没排干净。等到严重了,可能就变成持续疼痛,甚至碰耳朵就更痛,有黄色分泌物流出,听力也受影响。
外耳道炎看似小问题,但处理不当的话,感染会扩散,带来不少麻烦。
02. 炎炎夏日,外耳道炎为何扎堆出现?
有没有发现,每到闷热的季节,耳朵不舒服的人就多起来了?这并不是巧合。说起来,外耳道炎在夏季高发主要有几个原因:
高风险行为/环境 | 造成的影响 | 生活例子 |
---|---|---|
游泳/泡澡频繁 | 耳道常有水分残留,湿润环境给细菌可乘之机。 | 小王(12岁,男孩),暑假天天游泳后,右耳开始痒,后来发展为疼痛。 |
气温高、空气潮湿 | 耳道自然"透气"能力变差,更容易滋生细菌。 | 有些人夏天容易出汗,本来没有洗澡也会觉得耳朵湿。 |
不当掏耳或老用棉签 | 皮肤受损,细菌更容易入侵。 | 阿姨(38岁)喜欢用硬棉签清理,每次都觉得更痒。 |
不可忽视的是,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更容易中招。
03. 夏季外耳道炎的诱因——背后的机理
- 湿热环境:持续的高温和湿度让外耳道变成“温床”,这里的细菌和真菌容易大量增殖(Kumar, L. et al., 2018)。
- 皮脂保护减少:反复游泳和频繁冲洗会带走耳道的“保护油脂”,让皮肤表层变干燥、脆弱,容易被细菌趁虚而入。
- 机械刺激:像棉签、发夹等物品常常触碰耳道,会形成小微创,细菌借机侵入。
- 有慢性疾病基础:比如糖尿病患者,皮肤修复能力稍差,也更容易引发外耳道炎(Kim, Y.H. et al., 2019)。
小结:外耳道并不厚重坚固,保护膜像一道防御栏,一旦漏洞出现,感染就更容易趁机而入。
04. 预防外耳道炎,这些措施实用又简单
主动护理,比事后处理要轻松太多!
- 游泳或洗澡后,及时晾干耳道:头偏向一侧轻轻甩头,让水分离开;用柔软毛巾沾一沾外耳口。实在感到不适时,可以用医用酒精棉球轻触外耳口,帮助挥发多余水分。
- 选择正规游泳场所:公共泳池水质差时细菌真菌含量会飙升,选择检测合格、换水频率高的游泳馆更安全。
- 避免频繁挖耳:实际上,耳朵能自我清理,大多数人不用定期掏耳朵。偶尔觉得耳堵,可选正规医院耳科做专业清理。
- 护耳产品合理用:游泳耳塞建议选择医用硅胶材质,尺寸合适,否则太紧反而伤耳,太松防水也出问题。
- 免疫力弱或慢性病人群:有糖尿病、慢性湿疹的人,一旦出现不适不要拖延,尽早去医院查查。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如果耳朵出现持续疼痛、伴有明显脓性分泌物、听力下降,一周内不改善,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帮忙。
05. 饮食同样能帮忙,外耳道炎的营养小秘诀
很多人好奇,吃的东西和外耳道炎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答案是:饮食习惯其实会影响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上去了,外耳道的微环境也更稳固。
食物 | 具体功效 | 食用建议 |
---|---|---|
新鲜水果(比如蓝莓、橙子) | 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黏膜抵御炎症的能力 | 每天1-2份,生吃口感更好 |
深色绿叶蔬菜(菠菜、油麦菜等) | 提供维生素A和抗氧化物,对皮肤修复有益 | 餐桌常备,清炒或做汤都合适 |
坚果(核桃、杏仁等) | 富含维生素E,帮助皮肤抗炎 | 每天几颗,不宜过量 |
这类健康饮食习惯,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日积月累,能让你的免疫系统更稳定,减少外耳道炎的发生机会(参见Smith, M.E. et al., 2017)。
06. 如何识别外耳道炎的早期信号?
- 轻微瘙痒:大多人最早的感觉是偶尔的耳道痒,像有点东西在爬,常常自己消退。
- 短暂堵感/闷胀:洗澡后过一会儿,觉得耳朵“卡”住,又慢慢恢复正常。
- 偶尔透明分泌物:有时候会发现一点点清亮的液体,不伴有疼痛。
这种早期表现经常让人忽略,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如果你经常有这些小症状,别总想着“扛过去”,可以到耳鼻喉专科做个简单检查,了解下自己的耳朵状态。
07. 夏季耳部日常护理的小建议
说到底,日常护理并不难,只需要多一点注意,很多问题可以提前避免:
- 🛀 洗头或沐浴时减少水流直接冲进耳朵,头偏向一侧更易排水。
- 🍃 有条件可以选用轻柔的护耳喷雾(药店常见),但别自己配制药水滴耳。
- 🔄 每半年做一次耳部健康检查,尤其有慢性疾病或常去游泳的人。
- 👂 感觉耳部不适,不用手揉搓掏挖,专业问题交给专业医生解决。
参考文献
- Kumar, L., Jayakar, P.C., & Rajendra, P. (2018). Otitis Externa: An Over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12(3), ME01-ME03. 查看
- Kim, Y.H., Kim, J.S., Kim, C.J. (2019).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otitis externa: a case-control study.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 Laryngology, 128(9), 812-817. 查看
- Smith, M.E., Keay, L., Browning, G.G. (2017). Foods and immune system modulation: effects on skin and mucosal health. Nutrition Reviews, 75(6), 431–446.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