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产后出血:母亲与生命之间的紧急战斗
分娩本是家庭里的一次欢聚时刻,可在医院产房外,丈夫和家人总是忐忑中等待好消息。其实,不少妈妈即便生完孩子,仍要面对一个不小的挑战:产后出血。这不是电影里的紧急剧情,而是真实需求医生和家人高度警惕的状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揭开产后出血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隐秘战斗。
01 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说白了,就是产妇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了500毫升。500毫升到底有多少?差不多是日常一瓶普通矿泉水的容量。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来说,流失这么多血很容易导致身体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从而危及生命。这种急性的失血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 小贴士: 剖宫产的妈妈,产后出血警戒线会更高,一般以失血1000毫升为界,需要特别关注自身情况。
02 产后出血的成因:为什么会发生?
原因类别 | 说明 | 例子 |
---|---|---|
子宫收缩能力减弱 | 子宫像气球一样,收缩力不足时,出血点不能及时闭合,血就会持续流出。 | 如多胎妊娠,子宫肌纤维被拉长,分娩后恢复没有那么快。 |
胎盘因素 | 胎盘附着异常、胎盘未完全剥离,容易导致局部出血。 | 曾有一位36岁的产妇,出现胎盘粘连,分娩后大出血。 |
生殖道损伤 | 产道撕裂、会阴切开等机械性损伤也能引发大量失血。 | 初产妇容易阴道裂伤,出血可能持续不止。 |
凝血功能异常 | 部分妈妈因为贫血、疾病或者用药,导致血液不能正常凝固。 | 孕期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有可能伴发凝血问题。 |
🔎 这提醒我们: 产后出血并不是单一原因,很多因素可以叠加影响。怀孕期间做好产检,有助于提前发现高危隐患。
03 产后出血的分类:早期还是晚期?
- 早期产后出血:
- 一般出现在分娩后24小时以内,大部分危险情况都属于早期型。
案例参考: 有一位29岁的新晋妈妈,刚顺利分娩2小时,突然出现大量阴道流血,后被诊断为早期产后出血,幸亏及时处理。 - 晚期产后出血:
- 通常出现在24小时后,最晚可持续到产后第6周,出血可能因胎盘残留或感染引发。
典型场景: 部分妈妈回家几天后腹痛、出血复发,这时不要以为是正常恶露,要警惕是否晚发型产后出血。
简单来说,分娩后那几天最危险,但并不是出了医院就万事大吉。
04 产后出血都有哪些表现?
表现阶段 | 主要信号 | 举例说明 |
---|---|---|
轻微早期 | 偶尔阴道流血 | 产后妈妈下床时下腹有轻微涨胀感,恶露似乎比平时略多。 |
正当加重 | 持续、大量出血 | 有一位32岁产妇,分娩3小时后面色发白、心慌,血压明显降低,最终送 ICU 紧急输血处理,转危为安。 |
严重阶段 | 精神萎靡、频繁心跳过快 | 呼吸短促、四肢冰凉、甚至意识模糊,代表全身受影响。 |
🩸 注意: 不是失血多才危险,早期出现恶露突然增多,尤其伴有头晕、乏力,这时不妨让专业医生帮忙看看。
05 产后出血怎么办?现代医学怎么处理
- 快速找到出血原因:医生通过体检和超声等手段,判断血液来自何处、出血有多快。
- 药物帮助子宫收缩:典型药物如催产素、缩宫素,用于促进子宫及时收缩。
- 机械压迫止血:有时会使用纱布填塞或者宫腔球囊对出血部位加压,也就是“堵住缺口”。
- 手术干预:如果上述措施无效,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比如清除胎盘残留或者修补产道裂伤。
- 补液和血液输注:对严重失血的妈妈,补充失去的血容量很关键。
💡 小提醒: 目前国内外的救治流程在不断更新,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大部分产后出血都能安然渡过。
06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妈妈和家人真的能做什么
- 🐟 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帮助身体修复组织,增强血液循环。建议每天补充适量鱼肉、瘦牛肉或豆制品。
-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含有丰富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弹性。餐桌上常备青菜、橙子、西蓝花,健康更有保障。
- 🥛 保证充足的水和钙摄入
- 水分补充帮身体调整循环状态,奶制品和杂粮有助于补钙,恢复子宫收缩活力。
- 产后做健康监测
- 产后最初24小时是关键,每2小时请护士/家人协助关心一下恶露、皮肤色泽和精神状态。
-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问题
- 怀孕期间别偷懒,按医生建议定期做检查,尤其是高危孕产妇,应选择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 小结: 不用过分焦虑,孕期营养均衡、产后多与医生沟通、发现异常早就医,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 Weeks, A. (2015).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 to next?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122(2), 202–210. https://doi.org/10.1111/1471-0528.13098
- Sheldon, W. R., Durocher, J., Winikoff, B., Blum, J., Trussell, J., & Gülmezoglu, A. M. (2014). How effective are different uterotonics for preventing postpartum haemorrhag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349:g4822. https://doi.org/10.1136/bmj.g4822
- Say, L., Chou, D., Gemmill, A., et al. (2014). Global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 a WHO systematic analysis.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6), e323–e333. https://doi.org/10.1016/S2214-109X(14)7022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