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干燥综合征:克服口干与眼干困扰的全面指南

  • 13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干燥综合征:克服口干与眼干困扰的全面指南封面图

干燥综合征:让我们共同战胜口干与眼干的困扰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天中不知不觉口里总是发干,水喝得比平时多却还是不解渴?有时候,眼睛明明没有流泪,却感到涩涩的,好像进了灰尘,其实什么都没有。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一切并不是短暂的“小状况”,而是生活中的日常——干燥综合征,就像一个不太起眼但又很顽固的“小麻烦”,悄悄影响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

01. 干燥综合征是什么?隐秘的免疫小插曲 🦠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人的免疫系统本应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病菌侵袭,但它“认错了敌人”,反而攻击自己体内的腺体。这些腺体负责分泌泪水和唾液,一旦受到损伤,“润滑液”减少,人就会出现眼干、口干等不适。

它既可以独立发生(原发性),也有些人是得了其他风湿性疾病后,合并出现了干燥综合征(继发性)。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大约每百万人有400到3400人患病,中年女性尤为多见 (Refer: Fox, R. I. (2005). Sjögren’s syndrome. The Lancet, 366(9482), 321-331.)

02. 口干与眼干:双重困扰,不只是“小毛病” 👀👄

简单来讲,口腔没唾液,吃饭咽不下,容易卡喉咙,说话会发涩,烂嘴角、反复口腔溃疡也会找上门。眼睛没有泪水润滑,时常有刺痛感,用电脑、手机久了像有沙砾,视线模糊、迎风流泪,这些情况不仅是生理上的不舒服,也会影响很多人的工作和社交。

常见生活困扰举例
口干表现眼干表现
吃米饭常呛咳 电脑工作一小时不自觉揉眼
唾液变少,清晨嘴里苦 戴隐形眼镜常有异物感
刷牙时牙龈出血反复 出门风大,泪流不停

43岁女性,两年反复口腔溃疡和牙齿松动,胃口下降,最开始以为只是工作压力大,后来检查才发现是干燥综合征在作祟。这提醒我们:不要把慢性的口干眼干不当回事,及时就医能早做判断。

03. 为何会得干燥综合征?免疫紊乱是关键

干燥综合征并不是简单的体质差,而是身体的免疫系统“认错了自己人”。免疫细胞本该清除异常入侵者,可在本病患者身上却攻击起自己的外分泌腺(主要是泪腺与唾液腺),造成慢性炎症,分泌功能就这样被悄悄损坏。

  • 1. 免疫反应异常:目前普遍认为体内的T淋巴细胞激活过度,释放炎症因子,损伤腺体组织(Refer: Mariette, X., & Criswell, L. A. (2018).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 931–939.)。
  • 2. 遗传因素:部分家族更易发病,有研究指出某些基因类型(如HLA-DR3)与疾病关联(Refer: Lessard, C. J. et al. (2013). Variants at multiple loci implicated in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re associated with Sjögren’s syndrome. Nature Genetics, 45(11), 1284-1292.)。
  • 3. 环境诱因:一些病毒感染、长期压力、激素变化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但具体如何相互作用,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9:1),某些慢性疾病易合并发生(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04. 日常养护宝典:小改变让自己舒服不少 😊

TIPS: 日常自助方法
  • 经常小口喝水(温水最佳),一天分多次,每次一点,让口腔持续湿润。
  • 多吃蔬果,如苹果、梨、西红柿等,可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有利腺体功能。
  • 选用无糖口香糖/薄荷糖,适当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但不宜过量。
  • 室内加湿器:空气湿润能有效缓解眼、口干。
  • 药店购买人工泪液、口腔湿润剂,出门常带,减少不适。
  • 规律休息、减少压力:心理放松也有助于病情稳定。
推荐“润燥食谱”举例
食物具体功效食用建议
蜂蜜 润喉生津,缓解口干 每天早餐加一勺于温水或燕麦
山药 健脾养肺,增强腺体活力 炖汤或蒸食,每周2-3次
木耳 滋阴润燥,促进消化 凉拌、煲汤均可,每周1-2次
何时就医?
  • 出现持续的口腔或眼部干涩,影响生活超过2周
  • 频繁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松动
  • 眼部灼痛、视力下降、常有异物感时
  • 伴有不明原因疲劳、关节肿痛

有上述情况,建议尽早到大型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或眼科、口腔科就诊。

05. 心理与情感支持:走出孤单的第一步 🤗

长期对抗口干、眼干,难免让人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些沮丧。不过,积极的交流和支持同样重要。和家人坦诚自己的不适,多获取理解会减轻压力。建议加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病友组织,在那里你会发现许多人有着类似的感受。分享心得、互帮互助,也会更容易坚持规范的随访和用药。

哪些支持方式最实用?
  • 家人一同参与疾病管理,互相提醒用药
  • 结识一位“干燥知己”,交流经验
  • 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患者分享会
  • 尝试放松方法:冥想、瑜伽或简易运动

56岁男士,刚退休半年,一开始被眼干口干困扰得失眠,后来妻子陪他去医院,还和病友定期聚会,情绪明显平稳下来。可以看出,情感支持在慢病管理中同样不可或缺。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希望:破解干燥困局的力量 💡

说起来,医学界近几年对干燥综合征的机制和治疗投入很多力量。除了传统的免疫调节药物,现在开始尝试用靶向生物制剂、干细胞治疗以及基因修饰等方法,期望病情能更好被控制。例如,抗B淋巴细胞治疗药物(如Rituximab)正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部分患者在试验中取得了积极反应 (Refer: Shiboski, C. H. et al. (2017). 2016 ACR-EULA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jögren’s syndrome.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69(1), 35-45.)

研究团队也在探索腺体再生、免疫耐受诱导等前沿方法。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干预措施逐步落地。虽然过程不容易,但各方面力量正在一起努力,不久以后或许会有更多缓解甚至根治的可能。

最后一点建议
  • 日常别忽视轻微不适,及时关注身体变化
  •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有问题要早就医
  • 用积极心态面对慢性病,相信坚持能带来改善

日子可能有些干巴巴,但总可以一步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把干燥综合征这个“小麻烦”慢慢变成可以管理的小伙伴,继续过想过的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 Fox, R. I. (2005). Sjögren’s syndrome. The Lancet, 366(9482), 321-331.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66990-5
  • Mariette, X., & Criswell, L. A. (2018).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 931–939.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704099
  • Lessard, C. J., et al. (2013). Variants at multiple loci implicated in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re associated with Sjögren’s syndrome. Nature Genetics, 45(11), 1284-1292. https://doi.org/10.1038/ng.2792
  • Shiboski, C. H. et al. (2017). 2016 ACR-EULA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jögren’s syndrome.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69(1), 35-45. https://doi.org/10.1002/art.3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