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干燥综合征:了解症状、成因及日常管理

  • 12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干燥综合征:了解症状、成因及日常管理封面图

干燥综合征:当身体变得干燥,你该怎么办?

01 其实,"干燥"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有时候,人们开玩笑说自己嘴巴像“沙漠”,眼睛像“干掉的湖”。不过,如果干燥并不是偶尔的感受,而变成生活中的“常客”,那就需要多留意了。比如和朋友聚会时,总是需要不停找水喝;或者看电视久了,眼睛很快就觉得“发涩”。这些症状,很多人可能会归咎于天气或者年龄,其实,背后很可能有更深层的健康原因——一种叫做“干燥综合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02 干燥综合征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是一种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分不清敌我”,错误攻击自身分泌腺体(尤其是唾液腺、泪腺)的小麻烦。这样一来,本来负责“润滑”的腺体工作效率下降,身体的许多部位便开始缺水。

  • 它主要影响30-50岁的中女性人群(参考:Fox RI, 2005)。
  • 流行病学上,全球发病率大约0.5%-1%,女性约占90%(引用:Atzeni F et al., 2012)。
  • 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会有多个器官参与。
小科普: 本病常被误认为只是简单的“上火”或气候干燥,其实属于需要长期关注的慢性疾病。

03 口干舌燥:喝再多水也难解渴?

有位42岁的女患者,最开始只是觉得早上起来嘴巴特别干,刷牙时还经常觉得舌头发黏。起初,她以为只是昨晚水喝少了。但后来,无论喝多少水,吃饭吃粥都觉得难以下咽,甚至有时连说话口腔都干到发黏。渐渐地,进食变得很费劲,还不时发现口腔有溃疡或者异味,去看医生才发现原来是“干燥综合征”。

表现 可能带来的影响
持续口干 影响进食、说话,容易口腔溃疡
舌头发痒/烧灼感 影响味觉、食欲下降
口臭 社交困扰,口腔菌群失衡

长期口干容易导致蛀牙、口腔炎症、进食受限等问题,比许多人想象的麻烦不少。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时间口干,还伴有吞咽困难,不妨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变化。

04 眼睛干涩,像进了“沙尘暴”?

不少人抱怨看书时间一长眼睛涩痛、视物模糊,但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这种感觉往往来得更早、更持久。有位37岁的男士,因为工作时一直感觉眼睛像进了沙尘,常常要去点眼药水,甚至觉得睁不开眼。等到眼科检查时,才发现泪腺分泌严重不足。

👁️ 长时间眼干不仅仅是不舒服,还可能增加角膜损伤,严重时甚至引起视力下降。
  1. ▪️ 经常需要眨眼、点人工泪液,但缓解有限
  2. ▪️ 早晨醒来粘附睫毛,甚至难以睁开眼
  3. ▪️ 眼部易感异物感、畏光,夜间驾驶困难

这时候如果只靠滴眼液,很难根本缓解,最好能主动就医排查。

05 皮肤问题:干痒敏感,真只是“空调病”吗?

皮肤问题也容易被低估。有位53岁女性,常年皮肤干痒,尤其腿部像“冬天刮风的沙地”一样,总是起皮,晚上睡觉也因为皮肤发痒睡不安稳。本以为“多擦点乳液”就行,没想到经过皮肤科和免疫科联合评估,诊断是“干燥综合征”。

  • ▪️ 大片起皮、瘙痒,抓挠后易红肿
  • ▪️ 少见皮肤湿疹、紫癜
  • ▪️ 皮肤变薄、敏感,易被衣服磨破
🧴 仅靠外用护肤品多数缓解有限,干燥感持续出现最好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06 "干"之外,还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非典型表现 生活影响
关节不适(酸痛、僵硬) 晨起难以活动,影响运动
疲倦乏力 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心情变差
情绪波动、焦虑 影响家庭和社交关系

其实,干燥综合征不仅仅是“干”,慢性炎症还会累及其他系统,比如关节、肺、肾等,也会拉低生活质量。有研究认为,约三分之一患者会有疲劳和情绪波动困扰(引用:Priori R et al., 2014)。

💡 如果除了干燥,还有关节酸痛、长期疲惫,也建议进行进一步免疫相关检查。

07 为什么会得干燥综合征?

  • 免疫异常: 科学界普遍认为是免疫系统误伤自身腺体组织(参考:Fox RI, 2005)。
  • 遗传倾向: 家族中有类似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略高。
  • 激素变化: 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部分专家推测与雌激素变化相关。
  • 环境因素: 某些病毒感染、应激反应或长期接触化学品,可能诱发本病。
  • 年龄: 30岁以后容易出现,尤其40岁以上更需关注。
至今,医学界未找到100%避免干燥综合征的方法,不过规律作息、注意情绪调节对健康也有帮助。

08 怎么做?日常管理 & 实用建议

方法 具体操作
规律饮食 多摄入鱼类、坚果、深色蔬菜,如鲑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缓炎症(参考:Thompson et al., 2016)。
注意水分 分多次少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水,帮助黏膜湿润
保护皮肤 衣物尽量选择纯棉,外用温和型保湿乳,沐浴后擦干及时保湿。
适度运动 每周三次快走或游泳,对缓解疲劳和关节僵硬有帮助。
护眼有技巧 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减少长时间屏幕用眼,居住环境适度加湿。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免疫指标及眼科、口腔状况。
情绪管理 保持乐观心态,压力较大时考虑适当心理疏导或冥想训练。
就医提醒 如出现持续口干、眼干伴有口腔溃疡或视力变化时,建议至风湿免疫科进行系统评估。
👉 干燥综合征属于慢性病,无法用某一种单一方法彻底解决,坚持管理和良好生活习惯最重要。

09 结语:干燥不是年龄专利,遇到别着急

日常“干燥”不少见,但如果长时间无法缓解,影响到饮食、睡眠、工作,最好主动查一查原因。干燥综合征看上去没那么罕见,科学管理、早诊断再加上积极的生活调整,多数人能把麻烦控制得很好。假如你或你的朋友,最近总觉得身体“干巴巴”,或许这篇内容对你有一点小启发。

主要参考文献

  • Fox, R. I. (2005). Sjögren’s syndrome. Lancet, 366(9482), 321-331.
  • Atzeni, F., et al. (2012). The epidemiology of Sjögren’s syndrom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 30(1), 50-55.
  • Priori, R., et al. (2014).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 activit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 32(5), 603-610.
  • Thompson, D., et al. (2016).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Immunity. Nutrition Reviews, 74(6), 34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