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海姆立克急救法:拯救生命的关键技巧与步骤

  • 8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海姆立克急救法:拯救生命的关键技巧与步骤封面图

海姆立克急救法:生命之握,救命的艺术

01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源与发展

在家里餐桌上、学校午餐间,偶尔传来孩子因为异物哽咽一下的叫喊。如果旁边有人懂得海姆立克急救法,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拉回一条生命。海姆立克急救法起源于1974年,由美国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博士首创。那年,他发表了一篇短文,首次提出用腹部向上冲击的方式推动卡在气管的食物残渣出去。短短几十年间,这个简单但高效的动作,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应对气道异物阻塞的标准方法。

“发明这个方法,就是为家里的普通人用,而不是只会用手术刀的医生。”海姆立克博士后来说。截止目前,已有数千条生命被大众的“生命之握”救回。实际生活里,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见于各种场合,无论是公共餐厅还是家庭聚会,这一方法都在默默守护我们的日常。

02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简单来讲,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专门应对成人和儿童被食物、糖果或其他小物品堵塞气道时的紧急措施。它利用腹部快速向上的冲击力,把卡住气管的异物“顶”出来,重新打开呼吸通道。

适用对象 场景举例 不适用情况
成人和一岁以上儿童 饭桌卡食、喝水呛到、吃糖果呛到 孕妇、婴儿(1岁以下),极度肥胖者(需特殊操作)

其实,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方法,还以为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其实普通人经过简单的学习就能掌握,及时应用,哪怕不是医生,也能完成这项“救命的艺术”。

03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 👐

真正的紧急时刻,很多人容易手忙脚乱。所以掌握分解步骤是关键。下面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解每一步,旁边加个小提示,便于记忆——

  1. 确认窒息: 看对方是否不能说话、呼吸或剧烈咳嗽。Tips: 轻度异物阻塞多表现为偶尔咳嗽,严重阻塞才需急救。
  2. 站立在患者背后: 双臂环抱其腰部。
  3. 握拳放于肚脐上方: 一手握拳,拳眼贴肚脐上方,用另一只手包住拳头。
  4. 用力向内上方冲击: 快速、连续向上冲击。每次力道适中,切勿过度狂暴避免肋骨损伤。
  5. 重复动作: 持续至异物吐出或专业救护到达。

成人和一岁以上儿童都可用此法,怀孕或特殊体型人群建议采取不同方式,见后文表格讨论。

04 急救前的准备与建议

有时候我们看到亲人突然咳嗽剧烈,第一反应往往是拍背或者拿水,实际上先要冷静评估是否真正被异物堵住气道。

  • 观察信号: 能喘气还能说话、不停咳嗽的,先让其咳,切勿直接拍背。
  • 无法发声、面色发紫: 这时才需马上实施海姆立克法。
  • 寻求帮助: 及时喊人帮忙或拨打120(中国地区),专业救护途中的时间很关键。
  • 自救方法: 如果自己被卡住,可用椅背顶住腹部,仿照海姆立克手法自救。
小例子: 一位48岁的女士在饭局上突然无法呼吸,朋友尝试拍背未果,及时有人迅速实施腹部冲击,异物吐出。这个场景说明,正确的方法和冷静判断比慌乱拍打更为有效。

05 避免常见的错误和误区 🚦

实操过程中,经常有人犯一些“小毛病”,反而延误时机或造成新伤害。下面这些问题不能忽略——

常见错误 可能后果 替代建议
直接拍背 异物移位堵塞更严重 仅在持续剧烈咳嗽且能发声时进行
把手放得太高或太低 伤及肋骨、胃部器官 手应放于肚脐和胸骨剑突之间软区
未及时呼救 错过专业救治窗口 发现无效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过度用力 可能造成骨折或内伤 动作需有力但不过度猛烈

06 如何学习与实践海姆立克急救法 📚

说起来,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就像掌握了一把关键时刻的“安全钥匙”。在日常生活、学校、工作场所,它都是应对突发意外的必备用品。想真正做到熟能生巧,不妨参考这些方式——

  • 参加正规培训: 本地多数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及公益急救组织定期开设实地演练课程。
  • 网络资源辅助: 提示大家可以观看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红十字会等官方发布的操作视频。
  • 模拟练习: 日常可和家人用毛绒玩具或专用假人反复演练,不必实际冲击。
  • 随手科普: 疫情期间,社区、单位安保培训也会穿插这项内容,一起参与有助提升信心。
  • 一点启发: 有位28岁男士在大学课堂上参与了急救培训,后来亲眼目睹孩子误咽坚果,正因为提前练习过,在救护车到来前成功救助了对方。这说明平日多做功课,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
    实用小叮咛: 学会自救技巧同样重要。如果家中老人或孩子易发生意外,建议不定期共同演练。

    07 参考文献

    • Heimlich, H. J. (1975). "A life-saving maneuver to prevent food-chok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34(4), 398–401. https://doi.org/10.1001/jama.1975.03260160036021
    • Smith, C. M. (2019). "The Heimlich Maneuver: Update and review." Resuscitation, 140, 86–88. https://doi.org/10.1016/j.resuscitation.2019.04.021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 "Highlights of the 202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