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癌痛不再是难题:肿瘤患者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 17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癌痛不再是难题:肿瘤患者的全方位管理方法封面图

癌痛不再是难题:肿瘤患者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01 癌痛的真相: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识

很多人谈起癌痛,脑海里就浮现出忍不住皱眉的画面。其实,癌症带来的疼痛远不止“身体的痛”,有些时候,它就像空气里的细微噪音,刚开始时并不会影响生活。但当疼痛逐步加重,人体的一些反应——比如难以入睡、走路时一瘸一拐、情绪变得烦躁——也会跟着出现。如果家里人说“有时候背后或胳膊有点刺痛”“偶尔会抽一下”,这些都可能是癌痛较轻的时候的表现。

癌痛是因为异常细胞侵犯或挤压神经、骨骼及其他组织而产生。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持续性疼痛,比如一直隐隐作痛,另一类是突发性疼痛,比如某个动作后突然加重。根据疼痛位置不同,有的会像钝钝的胀痛,有的则像针刺一样敏锐。有研究指出,约50%肿瘤晚期患者有中至重度癌痛(van den Beuken-van Everdingen et al., 2016)。这个数字,让人心里有些沉甸甸,但也提醒我们:癌痛,需要被重视,但完全有办法应对。

02 评估癌痛:量体裁衣的治疗方案

癌痛并非“一刀切”,每个人的感受也都不同。想要管理好疼痛,第一个步骤就是准确评估。通常,医生会用“数字评分法”让患者描述疼痛的严重程度,比如从0分(完全不痛)到10分(最严重),自己选一个最贴近实际的分数。

例如,一位63岁的男性肺癌患者说,平时坐着时问题不大,只有夜里翻身时会感到背部有突发的刺痛。医生用评分表,请他记录疼痛最厉害时和最轻时的程度,并让他补充:

问题 举例回答
每天什么时间最疼? 晚上10点到凌晨;翻身或伸展时
疼痛持续多久? 五六分钟后会缓解
疼痛是否影响睡眠? 经常半夜醒来

评估得准,治疗方案才能个性化📝很多人不习惯表达疼痛感受,其实主动告诉医生哪里不舒服,哪怕只是一点小变化,都有助于改进方案。别嫌麻烦,这一步真的有用。

小贴士:把疼痛感受简单写下来,带去医院,沟通会方便很多。

03 药物管理:对抗癌痛的武器库

药物治疗是管理癌痛的主力“工具箱”。有人担心药物副作用,也有人怕用阿片类药物“会上瘾”。实际上,癌痛药物有很多级别,医生会根据疼痛严重程度选择。

  • 🔹 轻度癌痛:多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要注意长期服用需遵医嘱。
  • 🔹 中度癌痛:可选弱阿片药物,比如可待因、曲马多。对疼痛缓解帮助大,但部分患者会感到口干、便秘,需要同时关注肠道功能。
  • 🔹 重度癌痛:需要强阿片药物,如吗啡、芬太尼贴片。很多人大可不必担心依赖问题,关键在于医生的合理用药、动态调整。

还有些新型止痛药,适合某些特殊类型的疼痛,比如神经性的肿瘤疼痛会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

用药建议:不随意自行停药或调节剂量,有不适随时反馈医护人员。

药物组合用得好,疼痛大多都能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升不少。

04 非药物疗法:综合治疗的保障

除了药物外,非药物方式也是对抗癌痛的重要补充。有时候,像是轻柔的按摩、热敷,甚至是通过呼吸训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到患者。

方法类型 具体做法 适合人群
物理疗法 局部敷热/冷敷、辅助支具 骨骼或浅表部位癌痛
心理疗法 放松训练、音乐疗法🎵 焦虑、睡眠不好的患者
替代疗法 针灸、简易正念冥想 感兴趣、有基础者

有一位47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不适常伴随焦虑。她尝试配合医师进行音乐疗法,每天晚上睡前听放松音乐十几分钟。2周后,她说“没以前那么紧张,疼痛感好像没那么折磨人了”。
非药物方法虽不能完全取代药物,但可以让治疗更轻松、体验更舒服。

05 沟通的重要性:与医护人员的有效合作

管理癌痛,光靠药和方案还不够。患者与团队之间的沟通就像一条“连心桥”,及时反馈变化、配合调整治疗,效果反而更好。有些患者觉得不舒服不敢说,怕“太麻烦医生”。其实,把疼痛的感受、用药后的变化、出现的副作用坦诚告诉医护人员,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困扰,还能减少误用药的风险。

沟通建议:
  • 用笔记本或手机记录每天的疼痛变化
  • 如实告知新出现的不适
  • 询问医生检查调整的方案及理由

这种开放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快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避免痛苦长期积累。

06 心态建设:积极面对癌痛的心理调适

心理压力会加重疼痛感,这点在肿瘤患者中很普遍。长期忍受疼痛,容易生出绝望、恐惧甚至自责的情绪。其实,学会调节心态,对抗癌痛也能更轻松。

  • 正视情緒:感到无助时可以跟家人说一说,情绪疏导非常重要
  • 保持兴趣:适当做些喜欢的事情,比如种花、画画或看搞笑视频
  • 定期心理疏导:专业心理咨询师支持效果更佳

现实中,有27岁的青年男性甲状腺癌患者,通过学习腹式呼吸法配合正念冥想,慢慢能接受“疼痛是身体的信号”这件事。不只是痛感减轻,他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回归到了正轨。
照顾好心情,就像同身体并肩作战,帮助缓解不适、提升生活质量。

07 饮食与日常调护的实用建议

在癌痛管理过程中,饮食和日常习惯也能发挥不少作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升体力、缓解药物副作用,甚至能改善整体舒适感。下面是一些简单实用的建议,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深色绿叶蔬菜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修复力 建议每日食用一至两种,煮或清炒皆可
牛奶(或豆浆) 增强骨骼,缓解因骨转移带来的不适 每天早餐搭配一杯,吸收好
鸡蛋 优质蛋白,提高营养状态 推荐蒸煮,肠胃弱者一次一个为宜
富含欧米伽-3的深海鱼 缓解炎症反应,提升整体舒适感 每周建议一至两次,清蒸更健康
新鲜水果 补充抗氧化物,利于身体恢复 按个人口味搭配,多样化选择
日常调护建议:作息规律、适当户外活动,多和身边的人聊聊天。觉得身体哪里有特别的变化,也可以适时请医生帮忙检查。

参考文献

  1. van den Beuken-van Everdingen, M.H.J., Hochstenbach, L.M.J., Joosten, E.A.J., Tjan-Heijnen, V.C.G., & Jacbos, J.W.G. (2016). Update on Prevalenc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51(6), 1070-1090.
  2. Portenoy, R.K., & Lesage, P. (1999).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The Lancet, 353(9165), 1695-1700.
  3. Bennett, M.I., et al. (2012). Neuropathic pain in cancer: mechanisms,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Pain, 154(2), 163-175.
  4. Saini, T., et al. (2015). The Role of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in Oncology Pain Management. Current Oncology Reports, 17(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