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探索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心灵的纷乱与和谐

  • 7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探索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心灵的纷乱与和谐封面图
探索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心灵的纷乱与和谐

你有没有见过身边的某个人,一会儿情绪低落懒得动,一会儿突然又变得激动,说起话来像停不下来?在家人眼里,这像是“大起大落的脾气”或者“昨是今非”。其实,这可能就是双相情感障碍中“混合发作”的真实写照。这不是性格问题,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需要我们认真去了解和关注的心理状况。

01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简单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剧烈波动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问题。患者会在抑郁(极度低落、自我否定)与躁狂(异常兴奋、活动过度)间反反复复。这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喜怒无常。

有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每50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双相情感障碍[1]。不过,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实际生活中不少人都没被及时发现。

02 混合发作有哪些典型表现?

混合发作,是指躁狂和抑郁的表现交织在一起,有时在同一天之内反复出现,就像情绪按下了“快进键”又被“倒带”。
表现类型 早期信号 明显症状
情绪变化 偶尔感到心里乱,情绪莫名起伏 情绪大起大落又混杂,开心难以持续,低落也夹杂烦躁
精力与活动 轻度疲倦,偶有动力变差 持续睡不着、精力暴增但又做不成事
思维 注意力稍显涣散 思绪混乱,说话快速,易怒冲动
举个例子:有位28岁的男性患者,在工作中时而过度自信、抢着做所有决策,没多久又陷入极度的自责,做什么都觉得没意义。有时深夜难以入睡,满脑子念头转不停。他的家人最初以为只是工作压力大,但后来出现反复无助和冲动行为,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小看。

03 为什么会产生混合发作?

混合发作到底是怎么来的?学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但有关因素其实不少。

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之中有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子女得病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脑化学变化: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失衡,会让情感调节变得混乱,情绪像失控的音符。
环境与压力:童年经历创伤、重大生活压力、睡眠紊乱等,都会成为导火索。
其他慢性疾病:像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到大脑情绪调控系统。
专家统计表明,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才真正推高了混合发作的风险[2]。但单一的“坏习惯”或一次偶发的压力,很难直接导致混合发作。

04 如何诊断与治疗?

诊断这种交织着高低情绪的状态,医生主要靠细致的问诊和观察。一般会询问情绪变化的起止时间、严重程度、有没有影响到生活等细节。有时还需要亲友补充信息,帮助还原真实的症状表现。

治疗思路:
1)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稳定情绪的药,如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
2)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不良思维模式,更好地调节压力和情绪。
3) 生活作息调整——保持规律的起居,有计划地管理作息和睡眠,很有意义。

有位34岁的女性患者,在经历反复的混合情绪发作后选择就医。经过详细评估、个性化药物调整和规律心理辅导,她逐渐能够分辨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个例子提醒我们,专业干预与自我努力结合,是改善的关键。

05 自我管理和支持系统的力量

除了医生的治疗,日常的自我管理和家人支持一样重要。这就像给破损的情绪补上温柔的修补带,让人有力量走得更远。

情绪日记📓
记录每天的情绪、睡眠和事件,帮助自己和医生及时发现变化。
告知亲友👩‍👩‍👦‍👦
主动向家人和朋友简单讲解自己的状况,让他们知道如何提供合适的陪伴和帮助。
规律作息
尽量保持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和睡觉,这会默默支撑你的情绪稳定。
教育学习📚
了解疾病知识,掌握基本应对策略,减少误解和羞耻感,更容易获得外部理解支持。
其实,找“盟友”很重要。有的人会在患者互助组织里分享经验,有的人找心理医生定期复盘。只要有合适的途径,都会让康复的路没那么孤单。

06 饮食、作息与预防的积极建议

均衡饮食🥗
  •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
    含丰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大脑健康。建议每周吃2次深海鱼。[3]
  • 新鲜蔬菜水果:
    富含抗氧化物,能减少大脑炎症,帮助情绪稳定。每天搭配芹菜、胡萝卜、蓝莓,效果不错。
  • 全谷物:
    能平稳释放能量,防止血糖大起大落带来的情绪波动。搭配糙米、燕麦等主食比较好。
温和运动 🏃‍♀️ 规律运动能帮助调节压力,比如快步走、瑜伽或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很适合。
良好作息 🛏️ 养成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减少夜间熬夜,对于情绪控制很有好处。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情绪波动持续超过两周,影响到工作或亲密关系
  • 出现极端冲动、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
  • 常常难以入睡,精神高度紧张超过一周
实际上,去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或正规的心理科门诊就诊是最合适的选择。对于初次出现问题的人来说,和专业心理医生谈谈,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07 最后的思考:理解和接纳,让健康变得可能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此停滞。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麻烦,需要被看见、被认真对待,但也可以在家人和专业支持下慢慢变淡。情绪健康不是简单的“坚强”能解决,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在波动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哪怕进步只是细小的改变,也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类似的混合情绪困扰,不妨从了解、接纳到行动,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疾病并不等于无望,生活依然可以走向温和与和谐。别忘了,最温和的支持和陪伴,也许才是一剂最好的抚慰。

参考文献

  1. Grande, I., Berk, M., Birmaher, B., & Vieta, E. (2016).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387(10027), 1561-1572.
  2. Craddock, N., & Sklar, P. (2013). Genetics of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381(9878), 1654-1662.
  3. Frangou, S., Lewis, M., & McCrone, P. (2006). Efficacy of omega-3 fatty acids in bipolar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88,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