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你需要知道的关键知识
01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有时候,身边的朋友会说最近咳嗽了几天,或者家里的孩子突然发起烧。其实,这不少都是呼吸道感染在作怪。呼吸道感染,指的是由病毒或细菌引发的疾病,主要影响咱们鼻腔、咽喉、气管甚至肺部 — 这些就像空气“高速路”一样,把氧气送到全身,也最容易受到外来微生物的侵扰。
呼吸道感染并不罕见,无论是季节变换,还是身处人多拥挤的环境,它都可能悄悄找到我们。不过,呼吸道感染的范围很广,比方说普通感冒、流感,甚至肺炎,都算是它的“亲戚”。多数时候表现比较温和,但有时也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问题。
从健康角度来看,虽然大多数呼吸道感染不算重症,但反复出现容易影响工作和生活,对于老人、儿童或者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还可能带来并发症,所以对它不能掉以轻心。
02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说起来,很多人把普通的咳嗽、流鼻涕当作小事,但一种症状出现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其实能给我们不少提醒。
- 1. 咳嗽: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偶尔咳嗽,过两天变得频繁或剧烈(常常夜里更明显)。
- 2. 喉咙痛:嗓子发干、刺痛,喝水稍有缓解。如果感染加重,可能变为持续的疼痛,吞咽食物时不适感更明显。
- 3. 流鼻涕或鼻塞:轻微的鼻痒、偶尔打喷嚏,到后来鼻涕变多、鼻塞,呼吸变得不顺畅。
- 4. 呼吸急促:感冒初期可能没有这类问题,严重时开始感到呼吸费力,甚至胸闷。
- 5. 发热:部分呼吸道感染会出现低烧,长时间高烧则提示炎症或感染较重。
这些症状被忽略时,小病可能拖成大麻烦。尤其对老人和基础疾病患者,持续高热、剧烈咳嗽或呼吸困难,是必须重视的信号。
别总觉得咳嗽没什么,有症状时不妨多观察几天,如果持续时间长、症状重,别拖延去医院。
03 呼吸道感染是怎么传播的?🦠
聊到呼吸道感染“为什么会得”,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或细菌通过空气进入身体内。咳嗽、打喷嚏这些动作,会喷射出无数微小的飞沫,如果有感染者出现在密闭、通风不好的环境里,就像一场“飞沫风暴”,其他人在附近很容易吸入这些病原体。
除了飞沫,日常生活里的手部接触也能传播病毒或细菌。公共场合的门把手、电梯按钮、公交车上的扶手,只要沾染了病原体,用手摸完再接触眼、鼻、口,照样有机会把感染“带”回家。
还有,温差大、天气变化时我们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就更容易趁虚而入。美国疾控中心曾指出,全球约有60% — 80%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导致,其中流感、冠状病毒(例如新冠)、腺病毒特别常见(Wang et al., 2020)。
人群聚集地如学校、地铁、写字楼往往成为高发场所,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对于经常熬夜、情绪压力大或有其他慢性病的人来说,慢性劳累让身体的“防线”变薄,自然更易被感染。这里既有生理免疫因素,也有环境诱因。
要小心,里面有一部分重症病例会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所以,呼吸道感染虽然常见,可它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可低估。
04 医生如何诊断呼吸道感染?🩺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去医院就诊时,医生主要会通过几个步骤来帮助明确诊断:
- 1. 症状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发病时间、症状变化,包括有没有发热、咳痰、呼吸困难等。
- 2. 体格检查:用听诊器听胸部有没有异常呼吸音,查体温、测脉搏、看扁桃体是否红肿。
- 3. 辅助检查:有时需要验血,看白细胞是不是升高。严重时可能加做胸片,排查是否有肺炎或其他并发症。
特殊人群(例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年长者),医生会格外小心,可能建议更详细的检测,以防感染扩散。
一般来说,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大量检查,但持续高热、反复加重、伴有胸痛气短的患者,及时做辅助检查,有助于避免更严重的问题(Eccles, 2005)。
如果近期曾接触感染者或群体爆发,医生通常也会追踪接触史,这对公共卫生管理也非常关键。
05 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一得呼吸道感染就想着“赶紧吃药”,其实治疗方式要根据具体病因来决定:
- 1. 抗病毒药物:如果医生判断是病毒引起的感染(比如流感),会考虑开抗病毒药物帮忙减轻症状。
- 2. 抗生素:只有当感染明确为细菌性时(如扁桃体炎、细菌性支气管炎),才需要用抗生素。普通感冒和多数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其实不需要抗生素。
- 3. 支持疗法:多喝温水、合理休息、保持空气流通,可帮助身体更快恢复。发热或咳嗽较重时,还可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
比如前面提到的32岁女性患者,医生为其开具了中成药口服液,每天分三次服用。这种方案在缓解症状、让身体恢复过程中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要遵医嘱,避免自行加量或乱用药。
还要记住,长期反复用抗生素可能会让细菌变得“顽固”,这不光影响个体健康,也是全球公共卫生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提醒,抗生素不可滥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如持续高热、呼吸加重、意识混乱等,应尽快就医。不要单纯依赖自己“扛一扛”。
06 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说到预防呼吸道感染,实用细节比“高大上”方法更加重要。
- 1. 经常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与人密切接触后都要洗手。用流动水加肥皂搓洗至少20秒,能明显减少传播风险。
- 2. 尽量减少密集场所逗留时间:冷风天或者流感季节,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密封、人员密集的地方。
- 3. 均衡饮食有好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西兰花、柑橘)和优质蛋白(如鸡蛋、豆制品),有助于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每天一杯酸奶对肠道菌群也有益,无形中增强体质。
- 4. 定期通风:家庭和工作场所定期开窗换气,每次10-20分钟,就能稀释部分病原体浓度。
- 5. 合理运动:适度锻炼,比如每天快步走30分钟,能帮助身体保持活力,调节免疫力。
- 6. 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有效,每年接种可降低重症风险。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尤其重要。
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特别是气短和胸痛)的情况时,最好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 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5(11), 718-725.
- Wang, Y., Chen, R., Hu, F., et al. (2020). Unique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emerging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 implicate special control measures.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92(6), 568-576.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timicrobial-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