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女性肱骨近端骨折,别再忽视全身麻醉与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我是魏立府,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生。
最近门诊遇到一位77岁的阿姨,因为摔倒导致右侧肱骨折,需要手术。很多人觉得,骨头断了只要接好就行,其实手术过程和后续恢复里,还有不少细节值得关注。尤其像全身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很多家属乍一听以为只是捡轻松,其实里头的门道可不简单。你有没有想过,麻醉除了让人“睡一觉”,还决定着你术后的舒适和安全感呢?
🩺 全身麻醉到底是怎么回事?
全身麻醉,好比你关掉电脑让它彻底休眠一会,手术期间人处于“无感”状态,医生能顺利操作,不给你带来疼痛或记忆。可并不是一按开关就万事大吉。其实对于上了年纪的人,麻醉和开机一样,需要慢唤醒,还得随时监控“系统”是否平稳。每个人情况不同,比如年龄、体重,甚至最近的身体小毛病,都会影响麻醉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手术前医生们总会反复问询和检查,生怕漏掉一点小风险。
💡 疼痛管理,为啥不能马虎?
很多人觉得,忍就过去了,药嘛能不吃就不吃。但实际上,术后疼痛处置不仅仅是舒坦,更是恢复的底气。举个身边案例,这位77岁的阿姨做完手术后,医生专门帮她设计了镇痛方案,定时观察她用药后状态,确保既能缓解疼痛又不影响安全。其实,疼痛不控制好,不仅让人难受,还会拖慢恢复,比如不敢下床活动,肌肉僵硬,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反过来说,及时管理好疼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恢复得也更快。
🛡️ 老年人麻醉风险,怎么才能放心?
年龄大了,体质下降,器官也更容易“卡壳”。像这位阿姨,术前医生会评估心脏、肾脏、呼吸系统等关节环节,确保每项指标都达标。手术期间,不停监测血压、心率、氧气浓度。一旦发现异常,马上调整用药,确保安全无虞。而且术后除了用镇痛药,医生还准备了高压氧治疗方案,帮她改善组织供氧,推进愈合。这样一整套下来,就是把每一步都想在前面,让家属和患者都能更安心。
🌟 如何照顾好术后的每一天?
其实照顾骨折术后患者,有几点千万要记住。第一,别让疼痛拖着,适合用药别犹豫,舒缓了身体恢复也快。第二,积极配合医生做康复动作,哪怕刚开始有点难,坚持下来效果绝对不一样。第三,关注情绪和饮食,吃饭要营养均衡,心理也要多鼓励。只要家属陪伴,用对方法,就算是年纪大的患者,也能够顺利度过恢复期。别怕,咱们有科学手段,大家都能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