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个经常被忽视,但其实十分普遍的问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细菌可以引起胃部的各种不适,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那么我们今天要关注的就是它如何引起的腹痛,以及为什么要尽快治疗和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其实是一种很“固执”的细菌,它生活在我们的胃黏膜里,还能够分泌一种物质来中和胃酸,让它自己有一个舒适生存的环境。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感染过这种细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也可能已经中招。一般情况下,它可能并不会马上让你感到疼痛或不适,但是当它“闹脾气”时,会造成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形成溃疡,导致我们感到腹痛。
有些腹痛可能不是那么剧烈,而是有点隐隐的钝痛,容易被忽略。可这却有可能是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所以即使只是偶尔感觉到腹部不适,也不要忽视,一定要引起重视。
那么,怎么确诊是不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通过一种叫“13C-尿素呼吸试验”的方法,就可以快速了解你的情况。此外还可以做一些胃镜或者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果确诊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应尽快开始。一般医生会开一种叫“三联”或“四联”的药物组合,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来一起消灭这种细菌。这次治疗通常需要持续10-14天。比如像阿莫西林胶囊、诺莫灵这样的药物,就在治疗中非常常用。一旦按照医生的医嘱规范服药,多数患者是能够痊愈的。
不过,我们要提醒大家,不可以擅自用药,因为抗生素用错了不仅没效果,还可能让细菌“变聪明”,产生耐药性,这样治疗起来就会更困难。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想要避免被幽门螺旋杆菌“盯上”,就要注意饮食卫生,比如饭前洗手、使用公筷、避免生喝未经处理的水。如果你家里有人已经确诊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那么更要注意用餐时不要直接共用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大家一定记住,腹部的任何不适都不能轻视,特别是和消化有关的问题。及早检测,及早治疗,保护我们的胃健康,才能避免更大的健康隐患。希望这段科普能够让大家多多关注自己的胃部情况,远离幽门螺旋杆菌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