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79个
视频

糖尿病并发症的“隐形杀手”— 周围神经病变!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并发症</span>的“隐形杀手”— 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病变!
01:46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聊聊糖尿病和它带来的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糖尿病,或者你对糖尿病并发症感兴趣,这个视频一定不要错过。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已经有6年的糖尿病史。最近她发现双下肢肢体麻木,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小便泡沫增多,夜尿也频繁。同时,还伴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她感觉到双足像是穿了袜子一样不舒服,这个症状我们称之为'袜套感'。为了了解她的病情,她来到了我们医院。我们了解到这位患者不仅有糖尿病,还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这些问题连在一起,对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她描述的肢体麻木和袜套感,其实就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这种病变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周围神经病变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讲,它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糖尿病病友们常常会有血糖控制不稳的情况,这会导致神经纤维缺血缺氧,神经信号传导受到影响。从而出现麻木、刺痛、灼烧感等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足部的溃疡甚至坏疽。要怎样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呢?首先,我们要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这位患者的空腹血糖在4.4-7.0mmol/l之间,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这样的控制还是比较理想的。此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三个月做一次,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饮食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因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也是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在药物治疗上,这位患者使用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这是根据她的病情来控制血糖的。对于神经病变症状,她还服用了甲钴胺片和依帕司他片,这些药物都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症状。另外,我要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忽视身体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虽然难治,但通过良好的血糖管理和综合治疗,是可以有效改善的。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请点赞并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周维天副主任医师|岳池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不可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性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病:不可忽视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并发症</span>

根据患者的住院记录,我们可以看到这位52岁的女性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入院时,她的随机血糖值为14.6 mmol/L,血酮为0.3 mmol/L。患者的总胆固醇高达12.84 mmol/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这些数据表明她的血糖控制不佳,并存在严重的血脂异常。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常见且难以治疗的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害,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危害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四肢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灼痛感等。其病理机制主要是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和微血管病变。持续的高血糖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影响神经的代谢和功能,最终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发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感觉神经受损可能导致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发生各种创伤,如烫伤、割伤等。这些伤口由于高血糖环境下的免疫功能下降,若处理不当,极易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截肢。此外,还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血管系统、胃肠道功能等,增加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疾病的风险。[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首先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研究表明,通过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显著减缓周围神经病的发展。此外,患者还需控制血脂和血压,这对减少神经损伤具有重要作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镇痛药等。第二类是神经营养剂,如α-硫辛酸、乙酰肉碱等,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另外,早期的神经功能训练和按摩疗法也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预防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周围神经病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每日进行足部护理,如检查是否有外伤、感染等,防止因感觉迟钝而引发的伤口感染,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更应注重定期检查和预防措施。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神经学检查,如针刺、震动感官检查等,可以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及时进行干预。总而言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应积极面对病情,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进行神经学检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引用文献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18).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Care, 41(Supplement 1), S13-S27.Vinik, A. I., et al. (2017). Diabetic neuropathy: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13(4), 283-291.

李永玲主治医师|四川省人民
详情箭头
视频

警惕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了解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警惕老年<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并发症</span>!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性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病变
01:49

大家好,我是您的内分泌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老年人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很多糖尿病患者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血糖高,还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手脚麻木、刺痛,甚至视力模糊。这些问题可不能小觑,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作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具体表现就是,患者的手脚末端感觉会变得异常,出现麻木、刺痛或者烧灼感。这些症状常常在夜间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时间的神经病变还可能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严重到需要截肢。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怕?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那么,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高危人群主要有哪些呢?首先是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大,发生神经病变的风险也越高。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查。 所以,预防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控制好血糖。饮食方面,我们可以多吃些富含纤维和低糖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和水果。药物方面,医生可能会推荐一些控制血糖的药物,比如二甲双胍。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需要使用一些改善神经症状的药物,比如依帕司他片。总之,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能自己随意调整剂量。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缓解神经病变的症状。比如,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检查脚部有没有伤口或溃疡,选择宽松舒服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适当锻炼对控制血糖和改善血循环都有帮助,但要注意选择那些对足部压力小的运动,比如游泳或者骑自行车。 最后,温馨提醒大家,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日常的护理和预防非常重要。如果您有糖尿病,不管是多年的老患者还是刚被诊断出来,都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随访。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就是今天的科普内容,如果您觉得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更多糖尿病管理和健康知识我们会持续分享。谢谢大家,再见。

祝仕军副主任医师|新津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全面解析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全面解析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及其<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并发症</span>的管理策略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2型糖尿病伴有神经并发症的类型、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处理及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因复杂,涉及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其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这类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在疾病管理过程中,准确诊断、科学治疗及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关键。本篇文章将详细阐述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并发症的各个方面,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该病种,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何分类?2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根据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糖尿病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依据病因的分类,包括遗传因素、高脂血症、肥胖、环境因素(如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在病理生理层面,糖尿病主要分为胰岛素抵抗型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型,这两者往往会共同存在;从临床表现上,初期2型糖尿病可以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并发症,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更为显著;糖尿病神经病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局灶性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表现为四肢的感知异常、疼痛等。自主神经病变主要影响内脏功能,包括胃肠道、心血管和泌尿系统。局灶性神经损伤则表现为特定神经区域的功能障碍。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等,这些并发症同样需要密切关注和管理。如何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准确的诊断是科学治疗的前提。为了诊断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医生通常需要结合临床信息、辅助检查结果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引,糖尿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血糖监测,通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来判断。对于神经病变,诊断的依据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一系列辅助检查。常见的症状包括四肢麻木、刺痛、烧灼感等,而感觉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是重要的辅助工具。此外,医生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及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细微的感觉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相关文献显示,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管理措施。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分期标准是什么?糖尿病的分期主要依据病程的进展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糖尿病前期,即胰岛素抵抗和轻度高血糖时期,此时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能通过血糖检测发现异常;进入明确的糖尿病期后,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和并发症的有无,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控制良好期、中期和晚期。控制良好期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稳定,并发症较轻;中期患者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血糖波动较大;晚期则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尤其是神经病变已较为显著;神经病变的分期同样重要,依据损伤程度和症状表现,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如刺痛和麻木;中期则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觉丧失和肌肉无力;晚期阶段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依据这些分期标准,医生能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不同阶段的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治疗方式详解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治疗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定期监测等。首先,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基石。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及胰岛素等。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此外,控制血脂和血压的药物同样重要,以减少心血管风险。对于神经病变,药物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为目标。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以及一些特定的神经营养药物。其次,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也能有效控制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采用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并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此外,戒烟限酒也对疾病管理有积极影响。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同样是关键。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自我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定期的综合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新并发症。2型糖尿病及其治疗的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高血脂、胃肠道不适等。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患者需要学会识别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如出汗、心慌、饥饿等,并及时进食升高血糖。对于长期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的药物副作用。胃肠道不适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患者可以尝试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此外,某些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神经病变的加重或新的并发症,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全面的疾病管理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科学用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关注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效果。通过科学管理和持续的自我监督,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并发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复诊,与医疗团队共同努力,实现健康目标。

唐镍主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阻止糖尿病并发症!关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阻止<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并发症</span>!关注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性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病!
02:4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常见但被忽视的疾病——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你肯定听过。2型糖尿病呢?就是成人常见的那种,高血糖虽然是它的“代表作”,但并不是唯一的麻烦。一些长期高血糖未控的患者会发展出糖尿病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也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什么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简单来说,当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血液中的葡萄糖会损伤神经系统,尤其是远端的周围神经。我们的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72岁,身体状况看似还好,但是这种慢性病往往就是“守株待兔”,慢慢侵蚀。这类神经损伤会导致什么症状呢?早期可能你会感觉刺痛、麻木、针刺感,这些症状通常先出现在足部,然后逐渐向上蔓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无法正常行走,还会造成感染的风险。我们的患者目前在药物治疗控制下,病情相对稳定。他服用的药物包括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盐酸吡格列酮等,这些药物都是为了帮助稳定血糖水平。此外,还有一些直接作用于神经的药物,如依帕司他片和艾司唑仑片,这是为了缓解神经损伤和焦虑症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情绪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我们的患者就有焦虑症状。一方面因为疾病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慢性病管理也让患者心理压力增大。所以,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心理疏导和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呢?第一,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第二,注意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高脂的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第三,保持规律的运动,这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增强体质。最后,定期复诊,听取医生的建议和调整治疗方案。当然,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参加一些糖尿病自助小组,都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你有更多关于糖尿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疑问,随时评论告诉我。关注我的频道,以便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保持健康,每天进步一点点!

徐明主任医师|上海市闵行区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