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57个
视频

教你科学对待耳鸣困扰!

教你<span style="color: #da4707">科学</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对待</span>耳鸣困扰!
04:29

你是否曾经或者正在经历耳鸣的困扰?耳鸣像是一种无形的噪音,有人形容它像风声、嗡嗡声、甚至是高频的耳鸣声,无论在哪里,它总是挥之不去。今天咱们一起聊聊耳鸣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面对这种常见的耳部问题。 耳鸣其实是指人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耳朵里感受到的那些嗡嗡声或其他奇怪的声音。它并不代表你耳朵真的出了大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神经受到刺激而发出的‘生理信号’,像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位患者的情况,就属于典型的神经性耳鸣。 那耳鸣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耳鸣的背后原因有很多,比如听力器官的老化、长时间使用耳机音量过大、甚至是压力过大、焦虑也可能触发耳鸣。此外,像感冒、耳朵发炎或者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也可能导致耳鸣的产生。这位患者之前有一定的听力损伤,这也是导致耳鸣的重要原因。 那遇到耳鸣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去医院做一个基础检查非常重要,检查会包括听力测试、耳部的影像学检查等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找到具体的原因。如果耳鸣和听力问题相关,像听力补偿器或者助听器都可能是治疗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管理也十分关键。尽量避免熬夜,减少咖啡因和烟酒的摄入,它们可能会加重耳鸣的症状。另外,做一些舒缓精神的事情,比如听轻音乐、适当运动、冥想等,都能够减轻耳鸣的困扰。心理上的调整同样重要,耳鸣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越焦虑越容易‘听到’它。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如果你的耳鸣突然加重,出现了眩晕感,甚至听力急剧下降,那一定要马上就医,因为这可能提示着更严重的疾病,比如突发性耳聋。 最后给大家一句话,耳鸣并不是一种无解的问题,只要科学对症治疗,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的建议,是可以让生活恢复正常的。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也有类似情况,不要害怕,听从医生的建议,治愈耳鸣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关注耳朵健康,好好保护我们的听力,从小做起,让耳朵远离伤害。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安静而美好的生活。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我们下期见!

王利民副主任医师|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保利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详情箭头
文章

告别鼻炎:深入了解并科学预防过敏性鼻炎

告别<span style="color: #da4707">鼻炎</span>:深入了解并<span style="color: #da4707">科学</span>预防过敏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鼻炎</span>

告别鼻炎:深入了解并科学预防过敏性鼻炎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新检查结果显示,一名成都市的33岁男性患者被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并存在鼻出血的症状。过敏原皮肤点刺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对多种花粉均有过敏反应,具体包括大籽蒿花粉、油菜花粉、槐树花粉和榆树花粉等。正常情况下,过敏原检测应为阴性,而该患者此系列花粉测试均呈阳性反应,意味着需警惕相应的过敏性疾病。文字平实什么是过敏性鼻炎以及可能并发症?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触发的免疫系统反应,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症状。该患者对多种花粉过敏,容易在花粉飞扬的季节引发症状更加严重。鼻出血也常见于长期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频繁抠鼻和鼻黏膜干燥而导致。长期的过敏性鼻炎不仅仅影响日常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哮喘、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研究显示,长期未治疗和控制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发展为哮喘。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要策略是远离过敏原。对于花粉过敏者,建议在过敏高峰季节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和眼镜,回家后立即更换衣物、洗脸;居室环境应保持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此外,常见的医学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鼻用激素喷剂和免疫治疗(脱敏疗法)。研究表明,局部鼻用激素喷剂如内舒拿对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效力明显。免疫治疗则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的暴露量,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耐受性,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较为长效的方法。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室内卫生,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家具,减少尘螨数量。外出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长时间暴露。此外,增加锻炼和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过敏的重要方法。过敏性鼻炎高危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以及具备过敏体质的个体。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减少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灰尘。在饮食上,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少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总的来说,过敏性鼻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患者应积极就医,听从医生建议,坚持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文字平实 引用文献 Pawankar R, Canonica GW, Holgate ST, Lockey RF, Blaiss MS. WAO White Book on Allergy: Update 2013-2014.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Brozek JL, Bousquet J, Baena-Cagnani CE, Bonini S, Canonica GW, Casale TB,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guidelines: 2010 revis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0 Sep;126(3):466-76. doi: 10.1016/j.jaci.2010.06.047. Liu AH, Li J, Carcia-Pabon M, Portnoy JM, Reither J, Craig TJ. The prevalence of pediatric allergic rhinitis and co-morbid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ergy Asthma Proc 2016;37(3):52-58. doi: 10.2500/aap.2016.37.3953. Caruso M, Colantuono S, Ferro G, Puglisi G, Garelli V, Trojaniello C, et al. Local nasal immunotherapy vs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grass-pollen allergic rhin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Eur An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0;52(1):20-28. doi: 10.23822/EurAnnALLERGY.2018.1693.

许凤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