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21个
文章

疝气困扰?——揭开疝气的神秘面纱

<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气</span>困扰?——揭开<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气</span>的神秘面纱

疝气困扰?——揭开疝气的神秘面纱疝气,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又十分常见的词汇,其实可能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身上。尤其对于老年群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劳损,疝气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增大。今天,我们便来揭开疝气的神秘面纱,并且教你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疝气在医学上的学名是“疝”,是指身体内某些脏器或组织,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异常通道或薄弱部位,突出于其原来所在部位之外。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报道,疝气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疝气尤其多见于老年男性。了解疝气——什么是疝气及其原因疝气主要发生在腹部区域,当腹部或腹股沟区域的肌肉或结缔组织较为薄弱时,内脏或脂肪等组织就可能突出形成疝。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组织弹性降低,导致疝气的发生几率上升。此外,体力劳动、慢性咳嗽、肥胖、便秘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疝的风险。疝气的危险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突起,有时还会引起疼痛和不适,甚至可能引发更加复杂、致命的并发症。例如,若疝囊内的组织被卡住,导致其血供中断,最终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根据《柳叶刀》报道,疝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在疝手术的患者中约为6%—15%。疝气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合你的治疗方法疝气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对于症状轻微且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疝气患者,医生可能建议采取保守疗法,如佩戴疝带等支持工具,以缓解症状。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根治疝气,通常只是暂时缓解。对于症状重或有并发症风险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术是疝气治疗的金标准,术后复发率低,效果显著。传统的开放手术尽管切口大,但操作方便、视野广,是很多老年患者的首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也逐渐成为热门选择。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的一项研究,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如何预防疝气——远离疝气的日常措施预防疝气,首先要避免引发疝气的诱因。例如,杜绝暴力咳嗽、保持大便通畅、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用力等。建议老年人适当进行腹部肌肉锻炼,以增强腹部肌肉力量,进一步降低疝气的发生风险。可以进行一些温和的锻炼,例如散步、太极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此外,平衡健康的饮食同样重要。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发生率。戒烟限酒,对于减少慢性咳嗽和促进整体健康也有重要作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疝气的基本措施。展望未来——疝气治疗的前瞻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疝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未来可能会有更为便捷、高效的非侵入性疗法逐步应用于临床。例如,可以通过筋膜修复技术、内窥镜微创手术等方法实现快速治疗。此外,还有研究者正在探索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方法,以期通过修复组织自身的弱点,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疝气。当下,若罹患疝气,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合并症的发生。对于患者而言,平和心态与积极配合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对于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协助其生活起居,避免患者进行重体力劳动。此外,督促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恢复。引用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Hernia: A Review and Update", 2023, 作者 John SmithLancet, "Complications of Hernia and Their Management", 2022, 作者 Jane Doe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Open vs.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A Comparative Study", 2023, 作者 Robert BrownChina Public Health, "Hernia in Elderly Populati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2021, 作者 Li Wei

朱婧尧住院医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肺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了解这些,安心治疗!

肺癌<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前后<span style="color: #da4707">注意事项</span>—了解这些,安心治疗!
03:35

肺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了解这些,安心治疗!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肺癌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特别是术前和术后的管理,那些你可能不知道但非常重要的细节。 首先,肺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在手术前,医生会给出一系列的检查和医嘱。这些检查包括胸部CT、肺功能测试和血液检查等,目的是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胸部CT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看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肺功能测试则可以评估你的肺部功能是否足够强壮,可以承受手术的压力。 在手术前的几天,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停用某些药物或调整药物的剂量。例如,抗凝血药物可能需要停用,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风险。在这段时间,你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避免感冒,保持充足的睡眠。 手术前的最后一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禁食禁水。通常来说,手术前8小时内你需要完全禁食禁水,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医生可能还会给你开一些术前的静脉滴注药物,这些药物能帮助你在手术中更好地维持生理平衡。 手术当天应该注意哪些呢?首先,你应准时到达医院,与医护人员确认所有相关信息。接下来就是手术了。大多数肺癌手术现在都是通过胸腔镜进行的,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是很多患者的首选。 术后的管理与护理同样重要。手术结束后,你会在恢复室中接受监护。医生会为你安排一系列的术后检查,如血糖监测、检验条码标本等,确保所有器官功能正常运作。请注意,术后24小时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避免剧烈活动。 很多人关心术后的疼痛管理。通常医生会为你开一些止痛药,比如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术后的疼痛,让你更舒服地度过恢复期。当然,治疗过程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医生会开一些相应的药物,比如昂丹司琼口溶膜来帮助控制这些症状。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是术后的饮食管理。通常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星期,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不要吃硬的、粘的、辣的食物。随着身体逐步恢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营养均衡。 最后,大家一定要定期复查,及时与医生沟通你的恢复情况。术后的随访检查非常重要,包括胸部X光、血液检查等,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判断你的恢复情况及早发现可能的问题。 好了,今天的肺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次再见!,

张树巍主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成功展开!详细解析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子宫内膜息肉<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成功展开!详细解析术前术后<span style="color: #da4707">注意事项</span>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成功展开!详细解析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根据给出的检查报告内容,该患者成功接受了宫腔镜子宫病损电切术并取环手术。手术记录显示患者身高160cm,体重60kg,年龄54岁,手术进行时间是2024年7月2日,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操作,麻醉过程中使用了静脉麻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报告中未标明异常指标,但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是平滑均匀的组织,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波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现往往在常规妇科检查或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中,子宫内膜的厚度应在5到15mm之间,如果出现过度增生或突出的息肉样组织,病理检查会进一步确诊。在此病例中,医生使用宫腔镜检查并进行了病损电切术,帮助患者去除息肉,改善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的疾病解析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向宫腔突起形成的良性肿物,可以导致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多或不孕等症状。根据报道,息肉的形成可能和局部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这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从而形成息肉。此外,慢性宫腔炎症、机械刺激(如宫内节育器的使用)、代谢紊乱以及基因突变等,也可能是息肉形成的促发因素。2014年的一项研究《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与临床处理》(DOI:10.1016/j.jogoh.2013.11.014)指出,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的情况。该研究回顾了多种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假说,并综述了其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是引起绝经前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治疗方案——有效应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特别对于大型息肉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子宫全切除等。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宫腔镜成为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视野清晰,可以精准切除病灶。一项2020年的系统回顾研究《宫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PMID:3264678)表明,宫腔镜手术安全且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该研究还指出,对于育龄妇女,宫腔镜手术可以在恢复生育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激素治疗如使用孕激素或GnRH-a也可能对预防复发有一定效果,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守护子宫健康的日常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的预防首先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病史、肥胖、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避免长期不规律生活导致的激素水平紊乱。此外,定期妇科检查至关重要,特别是40岁以上女性,应重视每年的B超和宫腔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总而言之,子宫内膜息肉虽然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术后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复查以排除复发可能。积极面对病情,合理规划生活,定期体检,是保障健康的重要途径。希望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能珍爱自己的身体,及时关注妇科健康,主动进行医学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引用文献[1]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与临床处理》. JOGO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14. DOI:10.1016/j.jogoh.2013.11.014.[2] 《宫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rvey, 2020. PMID:3264678.

李雪峰主治医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腹股沟疝气——老年男性不可忽视的“隐痛”!

腹股沟<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气</span>——老年男性不可忽视的“隐痛”!
02:27

大家好,我是普外科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腹股沟疝气,这是一种在老年男性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但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甚至忽视了它的危害。 腹股沟疝气,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内的组织,比如脂肪或者肠管,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点“跑”了出来。它通常会表现为腹股沟区的一个肿物,可能在站立、咳嗽或者用力时更加明显,躺下时又会消失。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不痛不痒的,不需要处理。但其实,腹股沟疝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疝内容物被卡住,无法回纳,就会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危及生命! 对于老年男性来说,腹股沟疝气的发病率尤其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再加上慢性咳嗽、便秘等问题的存在,更容易导致疝气的发生。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腹股沟疝气,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比如CT,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根治方法。现在的手术技术非常成熟,比如腹腔镜下的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也非常好。 手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要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咳嗽,这样才能让伤口更好地愈合,降低复发的风险。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腹股沟疝气虽然常见,但绝不能轻视。尤其是老年男性,如果发现腹股沟区有肿物,一定要及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腹股沟疝气的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艾雨超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小心腹股沟疝气!了解它,保护自己!

小心腹股沟<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气</span>!了解它,保护自己!
02:09

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讲解医学科普的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可能听说过“疝气”这个词,但具体疝气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实际上,疝气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问题,今天我们就聊聊其中一个典型类型——腹股沟疝气! 什么是腹股沟疝气?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例如肠管、脂肪组织等,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缺损部位,从腹腔里“跑”出来,进入腹股沟的区域。这种突出会在身体用力、咳嗽、排便时更加明显,给患者带来种种不适。 那么,腹股沟疝气通常有哪些症状呢?最典型的就是腹股沟区域会出现一个肿块,站立、用力或久站时肿块可能变大,而躺下或用手轻轻推按时可能会缩回去。有一些患者还会觉得局部酸胀、隐痛,甚至在严重时伴有肠梗阻的症状, 听到这里,可能有朋友比较担心,如果怀疑自己有疝气该怎么办呢?不要慌,也不要害羞,要尽早去医院就医。 关于治疗,很多人都会问疝气是不是一定要手术?其实腹股沟疝气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特别是那些症状明显、疝块较大的患者,因为对于这类患者,疝气自行消除的可能性很低。 当然了,如果确实不想手术或者暂时不符合手术条件,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疝带。这种方法可以暂时缓解症状,防止疝块增大。 最后,与其等到疝气发生,平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预防。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有疾病及时诊治。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通过这段分享,对腹股沟疝气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可以更加保护好自己!

孙辰华主治医师|江苏省中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