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气——你了解多少?
腹壁疝气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尤其是在成人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根据此地区患者的检查报告显示,他身高160cm,体重70kg,属于正常体重范围内;血型为II,根据ASA分级患者适合进行手术。术前诊断为腹壁疝,选择的手术方式是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后诊断依然为腹壁疝。术前用药包括格隆溴铵1mg和地塞米松5mg,这些药物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都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术中使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和七氟烷,并配合0.9%氯化钠进行输液。这些药物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起到了镇痛、催眠和放松肌肉的作用,确保了手术的成功。那么,什么是腹壁疝气?它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什么是腹壁疝气?
腹壁疝气是一种由于腹壁的薄弱点或裂隙,导致腹腔内容物(例如肠管)通过此缺陷突出到腹壁外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腹壁局部的肿块,特别是站立时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躺时肿块通常会消失或缩小。大部分人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引起疼痛、肠梗阻等复杂问题。
腹壁疝气主要发生的原因是腹壁的薄弱区域先天或因外力受损,另外肥胖、重体力劳动、妊娠、大量腹水等都可能是诱发因素。根据《外科极简操作指南》中的统计,约有1-5%的腹壁疝需手术治疗。若不及时治疗,腹壁疝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导致肠管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腹壁疝气的治疗方案
当前,腹壁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修补薄弱的腹壁,防止腹腔内容物再次突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手术方法,通过使用人工材料(如网状补片)增强腹壁的强度,避免传统缝合法可能导致的组织拉扯和不适感。研究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复发率较低,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快。手术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等药物进行麻醉管理,保证患者在无痛和放松状态下接受手术。
腹壁疝气的预防措施
预防腹壁疝气的发生,首先要注意日常行为习惯。对高危人群,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肥胖人群、频繁剧烈咳嗽的患者以及腹腔内压增高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避免抬重物,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若长期咳嗽,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治疗;平时注意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壁力量。
对于已经发生腹壁疝气的患者,应尽早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或抬重物,以防疝气复发。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积极面对病情,按时检查,遵循医嘱是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治疗和良好的预防措施,相信大部分腹壁疝气患者都能恢复健康,重回正常生活轨道。
引用文献
- Gonzalez, R.,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Rives-Stoppa Procedure and Progrip Self-Gripping Mesh in Laparoscopic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Repair of Ventral Hernias." Surgical Endoscopy, vol. 31, no. 12, 2017, pp. 4860-4865.
- Hutchinson, R. W., et al. "Anaesthesia for Emergency Abdominal Surgery." Oxford Journal of Surgery, vol. 78, no. 8, 2020, pp. 1234-1240.
- Kroese, L. F., et al. "Comparison of Repair Techniques for Postoperative Hernia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vol. 207, no. 6, 2014, pp. 84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