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9个
视频

这可能是预兆!—别忽视这些身体信号!

这可能是<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梗</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兆</span>!—别忽视这些身体信号!
01:27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胸痛和头晕突然袭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近期碰到了一位8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他的家人代诉说他平时走路、爬楼梯都会气喘。前几天晚上他突然出现了头晕、呕吐甚至胸痛。这种状况可不是小事儿,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次患者的症状综合来看,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征兆。出现剧烈的胸痛,可能持续几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随头晕、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这都是心梗的典型表现。大家一定要知道,心梗来袭时,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会导致部分心肌坏死,严重威胁生命。所以,如果您或者家人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在医院,医生会做一些急诊检验,比如肝功能、肾功能、心肌蛋白、血细胞分析等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制定抢救方案。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这些紧急征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朱玲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危机!支架术后如何守护心脏健康——专家紧急提醒

<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梗</span>危机!支架术后如何守护心脏健康——专家紧急提醒
03:16

咱们得聊聊这个急性心梗,它可是心脏血管突然堵了,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就像水管堵了庄稼会旱死一样,心脏血管堵了会导致心肌细胞成片死亡,这时候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致命。目前介入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做过心脏支架的朋友仍要特别注意,支架只能解决局部堵塞,全身的血管健康还要靠药物维护。每天坚持吃阿司匹林和抗血小板药,就像给血管及时清淤,能大大降低再次堵塞的风险。说到心功能不全,很多患者会感觉喘不上气、脚踝水肿。医生开的利尿剂组合——呋塞米加螺内酯,这对黄金搭档既能排水消肿,又能避免电解质紊乱。记得每天称体重,三天涨两斤就要警惕了。支架术后管理有三道防线:降压药缬沙坦保护血管内皮,美托洛尔给心脏减负,还有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这些药就像护卫队,各司其职守护心血管系统。不少患者忽视肺部感染这个隐形杀手。对于心的朋友,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一次感冒引发的肺炎可能让心脏负担加重三成。咳嗽发烧别硬扛,及时就医最关键。饮食管理要讲究策略:低盐不是不吃盐,而是控制到每天5克以内;低脂要选对脂肪,橄榄油、深海鱼里的好脂肪反而能保护血管。买个带刻度的油壶,吃饭用限盐勺,这些小工具特管用。最后提醒大家,每天早晚测血压要像刷牙一样养成习惯。血压突然降到90/60以下,或者飙升到160/100以上,别犹豫立即及时就医。健康在手,从每天坚持这些小细节开始!

韩涛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58岁居然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忽视!

58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梗</span>居然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忽视!
04:07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一位58岁患者的心脏健康情况。他的病例显示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这是一种急性心脏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这个患者住在上海市,58岁,身高158cm,体重48kg。从他资料可以看出,他比较瘦,可能生活习惯和饮食控制比较好。这位患者来到医院时被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对,没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需要我们及时治疗和正确的护理。 首先,心肌梗死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心肌梗死是指心脏的供血受到某种原因阻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这种病症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脏并发症,甚至威胁到生命。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特别指出的是“非ST段抬高”这个特点,它和普通的心肌梗死不同,需要我们在细节上多加注意。 其次,这位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和ST段轻度改变,肌钙蛋白0.121ng/ml,冠脉CTA显示没有异常。这些数值都帮助医生明确了他的病情和风险评估。特别是肌钙蛋白的值,当这一数值升高时,往往意味着心肌损伤。我们再来看看治疗措施。为这位患者开出的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依折麦布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非布司他片和氯沙坦钾片。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不但要控制心脏病的发展,还要预防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比如,阿司匹林是用来抗血小板聚集的,可以预防心脏血管堵塞。替格瑞洛片也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两者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用来保护胃黏膜,预防胃溃疡。其他药物则分别针对脂质代谢、心率控制、高血压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这样的心脏病呢?首先,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尽量控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烟酒对心血管的损害不容小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脏病大有裨益。如果已经确诊为心脏病的朋友们,一定要遵医嘱,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比如胸痛、气短,一定要及时就医。心脏健康关系到生命安全,千万不能马虎。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做好预防措施。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脏病的威胁。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我是你的医生,感谢大家的收看。希望这段视频能给您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们下次再见!

魏彤住院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突发胸闷背痛可能是“”!这些信号必须警惕!

突发胸闷背痛可能是“<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梗</span>”!这些信号必须警惕!
03:22

今天我们要聊的内容很重要,它可能直接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如果你突然感到胸闷、背部疼痛,请不要忽视!这可能是心肌梗死发出的信号。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急性表现,它是因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被堵住了,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并迅速就医。有些人会说,胸痛、背痛听起来很普通,这有什么特别的呢?别急,我们来仔细说说。 心梗发作可能表现为肩膀和背部的疼痛,可是这种疼痛并不是简单的肌肉疼。很多患者描述疼痛的感觉是压迫感、灼热感,甚至是刺痛,而且疼痛可能放射到左手臂或者脖子。如果疼痛持续十几分钟以上,并且伴随着胸闷、呼吸困难,这时候千万不要再犹豫,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并且,有些病人心梗的时候并没有剧烈的疼痛感,而是以其他不典型的症状出现,比如恶心呕吐、头晕、冒冷汗。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女性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因此更需要提高警惕。 那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会更容易让你“中招”呢?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不运动,再加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都是危险因素。尤其是那些经常熬夜、承受巨大压力,又不注意饮食的人群,他们属于高危人群。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预防心肌梗死呢?这里有几条简单的建议,可以帮助你远离心梗的威胁。首先,要均衡饮食,少吃高盐、高脂食品,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然后,适当运动,坚持每周5次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大约30分钟即可。还有,不要忽视体检,特别是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监测。 如果你已经有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病史,更要定期随访,遵从医嘱用药。例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医生给你开的常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了类似心梗的症状,无论轻重,都不要耽误时间,一定要赶紧到医院!黄金救治时间是3小时内,越早发现和治疗,心肌的损害就越小。 心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记住,每一个疼痛和不适,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可以留言给我,希望我们都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王健主治医师|泰州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珍惜每一分钟,和时间赛跑!

珍惜每一分钟,<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梗</span>和时间赛跑!
01:41

您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的危险。这位78岁的老人突发胸痛,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是非常紧急的,需要立即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通俗点讲,就是心脏的供血动脉突然被阻塞,导致心肌缺氧坏死。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及时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心梗的症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胸痛。这种胸痛通常是剧烈的、压榨性的,有时候还会伴随着出汗、恶心、呕吐,甚至有些人会感到背部、下颌或者左臂疼痛。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心梗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甚至仅仅表现为疲劳、呼吸困难或者眩晕。在家中或者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家里老人出现这些症状,不要犹豫,立刻就医。每一分钟都可能是黄金时间,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恢复心脏的供血,减少心肌损害。为什么老年人易发生心梗呢?老年人多存在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此外,老年人体质虚弱,心脏功能减弱,更容易在情绪激动、疲劳或剧烈运动后发生心梗。预防心梗,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基本原则。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定期检查身体,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必不可少。比如,每年一次的心电图和血脂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常见的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和药物治疗。无论哪种治疗,目的都是为了迅速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脏的供血。最后,想提醒大家,胸痛并非小事,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就医。急性心肌梗死来势汹汹,但只要及时治疗,很多患者是可以得到很好恢复的。希望大家保重身体,多关心家中的老人。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点赞和分享这个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知识。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周洪平住院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别让绞痛“绞”住你的!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别让<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绞痛“绞”住你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别让心绞痛“绞”住你的心!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心绞痛是一种常见但常常被忽视的心脏问题,这种病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本文希望提供详尽而深入的心绞痛知识,让每一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早期预防,有效治疗。根据相关的医疗资料,心绞痛的症状常常被普通人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心理压力大。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部的压榨性疼痛,通常持续几分钟,常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心绞痛一般提示着冠状动脉有阻塞或狭窄,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了解它的根源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即心脏的冠状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给心肌。这往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内脂质物质的堆积,逐渐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限制血液流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及缺乏运动等。此外,家族史和性别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男性在中年后、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显著升高。这些危险因素的堆积最终导致了冠状动脉的部分或完全阻塞,使得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绞痛。心绞痛带来的潜在危害有多大?心绞痛不仅仅是暂时的胸痛,其背后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心绞痛可恶化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即我们所俗称的“心脏病发作”,意味着心肌细胞因为长期缺血或完全缺血而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多项研究指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达20%-3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未及时治疗的心肌梗死死亡率更是显著高于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绞痛若不加以重视和治疗,其潜在危害无疑堪比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案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它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心脏供血。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和球囊,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并可能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常针对病变严重的患者,通过移植血管构建新的血液通路,绕开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如何预防心绞痛?心绞痛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预防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应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每周应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其次,定期体检,监控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最后,要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有心理问题,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当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务必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未来的心血管病防治——前景广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医疗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精准诊断和特异性治疗,使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更为高效。此外,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如干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技术,也为心肌修复和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普通患者而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和家属密切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优化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家属的支持和关爱对于患者战胜疾病同样至关重要。家属应了解心绞痛的基本知识,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医。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引用文献 张伟. 心绞痛的临床诊治进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3): 124-128. 李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防治[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7): 678-683. 王芳, 李明.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J]. 中国药学杂志, 2018, 29(10): 842-846. 赵霞. 心绞痛的常见症状及诊治方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王海龙主任医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头晕别忽视,警惕脑来袭!

头晕别忽视,警惕脑<span style="color: #da4707">梗</span>来袭!
04:00

大家好,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头晕的经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只是低血糖或者疲劳引起的小问题,但今天我想告诉大家,头晕背后可能隐藏着非常严重的健康隐患,比如脑梗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我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有位73岁的老人,因为头晕持续了四天才到医院来看病,经过检查发现,她不仅患有多发性脑梗死,还存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问题。这个患者的情况其实相当典型,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 那为什么会引起脑梗死呢?简单来说,大脑血管由于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流不畅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严重时会形成梗死灶,这就危及到大脑的功能。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留下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压、冠心病这些慢性病都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这个患者既往就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这反映了慢性病控制得不好是导致脑梗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高血压,如果没有有效控制,长期作用就容易引起脑血管硬化,并发展为脑梗死。 那我们如何及早警惕脑梗的信号呢?头晕是其中一个信号,但除此之外,如果突然感觉肢体无力、一侧麻木,语言不清楚或者理解困难,视力突然模糊甚至部分丧失,走路不稳或者有明显的头痛,都要警惕脑梗的可能。尤其是这些症状来得很突然,就要立即就医! 预防脑梗,控制血压是第一步。此外,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脂、合理饮食以及戒烟戒酒,这些都是好习惯。在饮食上,要少吃高盐、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和粗粮。另外,还要适量运动,通过锻炼改善血管的弹性,让血液流通更顺畅。 治疗方面,这位患者的医生除了常规的降压药物,还给她用了一些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比如银杏叶提取物和注射治疗。静脉滴注可以快速改善脑组织供血,从而缓解病情。所以一旦确诊脑梗,专业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盲目偏方可使病情恶化。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管是中风还是脑梗,这些问题都强调“时间就是生命”。症状出现的黄金时间一般在4.5小时内,及时治疗可以极大减少后遗症。如果有类似症状,千万不能拖延,要尽快就医! 健康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或者家人有高危因素,不妨从今天开始就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远离脑梗的威胁。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苏娟住院医师|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