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心绞痛与心梗:必知的关键区别与健康指导

  • 11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心绞痛与心梗:必知的关键区别与健康指导封面图

心绞痛与心梗:你必须知道的真相和区别

01. 简单来说,心绞痛和心梗到底是什么?

有时候,有人走路快一点或者天气忽冷忽热,就突然感到胸口闷闷的,这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其实,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梗)都离不开心脏的“供血管道”——冠状动脉。如果说心脏是个能量密集的发动机,冠状动脉就是运送燃料的关键通道。
心绞痛是这些血管暂时变窄,供血减少,心脏“喊饿”,表现为短暂胸痛。当这种窄塞非常严重或者突然完全堵住时,心脏部分组织缺血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心梗”。

💡小结:两者本质区别在于,心绞痛主要是短时间、可逆的缺血,心梗则是真正的心脏组织坏死。
(文献参考:Thygesen, K., et al., 2019, Circulation)

02. 心绞痛有哪些表现?哪些情况需要注意?

心绞痛多半是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变窄造成的,尤其在劳动、情绪激动或饱餐后容易出现。它的症状常常是:胸口发闷、压迫感,有时还会牵连到脖子、左臂或下巴,多数只持续几分钟,休息后通常自行缓解。这种短暂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 轻微胸闷或压迫感(几分钟)
  • 活动后出现,休息可缓解
  • 偶尔伴随左肩、后背不适
👩‍🦳 案例:有位52岁的女性朋友,每次赶公交或爬楼时胸口发紧,但停下休息后几分钟就好了,从未重视,直到最近加重才去医院检查。
⚠️ 这类反复但自行缓解的胸闷,请别忽视,很可能是心绞痛的信号。(文献参考:Amsterdam, E.A. et al., 2014, JACC

03. 心梗有哪些典型症状?和心绞痛有什么不同?

心梗的根本原因在于冠状动脉突然彻底堵塞,心脏某块区域因血流中断而坏死。大多是血管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惹的祸。心梗的表现通常比心绞痛要剧烈很多,疼痛持续时间更长。

心绞痛 心梗
诱因 体力活动、情绪波动 安静时也可突然发生
疼痛 短暂(3-5分钟),可缓解 持续(20分钟以上),加重
伴随症状 偶发冷汗、恐惧感少见 常有大汗、濒死感、呼吸困难
👨‍🦱 案例:63岁的男性出租司机,夜里突感胸口剧痛,10多分钟无法缓解,冒冷汗,急送医院被诊断为心梗,所幸抢救及时。
🩶 持续胸痛、冷汗、呼吸困难,这些状况请立刻就医。不要等症状自行消退。(文献参考:Ibanez, B. et al., 2018, European Heart Journal)

04. 医生如何分辨心绞痛和心梗?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常会用下列方法来明确诊断,这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 心电图(ECG): 检查心脏电活动变化,心梗常表现为明显异常,心绞痛多数无明确改变。
  • 心脏酶学检测: 检测血液中的特异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梗时这些指标升高,心绞痛大多正常。
  •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导管了解冠状动脉堵塞情况,有助确定梗塞部位和严重程度。
  • 超声心动图: 查看心脏收缩和血液动力,对判断是否出现心肌损伤有帮助。
🔍 症状不典型时,千万别自己判断,只有结合上述检查,医生才能区分心绞痛与心梗。

05. 治疗上有哪些不同?怎么控制病情?

治疗上,心绞痛和心梗所需的措施有很大区别。心绞痛以“缓解”和“预防”发作为主,而急性心梗则强调“争分夺秒”抢救。

方式 心绞痛 心梗
药物 扩血管药(如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等 立刻抗血小板药、溶栓、强效镇痛、抗凝,必要时静脉溶栓或介入
介入 顽固病例可做支架手术 紧急心脏支架手术或搭桥,修复堵塞
生活方式 长期服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锻炼 出院后需加强康复及严格随访
🕰️ 心梗发作抢救早一分钟,效果差异极大,不要延误。心绞痛则需长期管理,防止演变成心梗。

06. 如何保护心脏,预防心绞痛和心梗?

预防胜于治疗。想要让心脏“血管通道”健康持久,离不开好习惯的坚持。这里只谈积极的生活方式,不纠结那些“不能做”的条条框框。

  • 深色蔬菜 + 富含多种抗氧化物,有益心血管健康 + 建议每顿餐桌上占三分之一
  • 深海鱼 + 含丰富DHA和EPA,帮助降低血脂 + 每周2次为佳
  • 全谷物 + 促进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 + 主食可部分替换为燕麦、糙米
  • 规律有氧锻炼 + 增强心肺功能,控制体重 + 每周快走150分钟
  • 良好作息 + 维护内分泌和血压稳定 + 十点前睡觉最佳
  • 定期心血管检查 + 高风险人群早发现早干预 + 年满40岁建议每2年做心脏评估
🥗 这些习惯不仅对心脏好,对全身健康也大有裨益。
(文献参考:Estruch, R. et al., 2018,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行动建议

日常中,很多人担心心脏问题,其实并不需要焦虑。只要记住,身体的小信号不要忽视,出现持续胸痛更要及时就医。同时,把简单的健康习惯融入每一天,是对家人和自己最好的关爱。

如果看到这里觉得有收获,或许也可以和家里的父母朋友聊聊这个话题——或许会帮到他们。

主要参考资料

  • Thygesen, K., Alpert, J. S., Jaffe, A. S., et al. (2019). 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18). Circulation, 138(20), e618–e651.
  • Amsterdam, E. A., Wenger, N. K., Brindis, R. G., et al. (2014).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ACC, 64(24), e139-e228.
  • Ibanez, B., James, S., Agewall, S., et al. (2018).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9(2), 119–177.
  • Estruch, R., Ros, E., Salas-Salvadó, J., et al. (2018).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supplemented with extra-virgin olive oil or nuts. NEJM, 378, e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