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92个
文章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老年人<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安全</span>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作为一名老年人,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每天服用几种药物来控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和其他慢性病。那么,这些药物具体是如何工作的?你的用药是否安全有效?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地进行药物管理。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对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效果(Circulation, 2005)。对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不能合成血栓素A2,从根本上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JAMA, 1995)。药物有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决定了给药途径和药物作用的速度。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口服药物,口服药物相对方便,但需要经过消化系统代谢,作用速度较慢,而注射类药物则起效更快。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指的是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以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为例,它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阿司匹林肠溶片则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晓香保心丸作为中成药,通过镇静、安神、祛瘀等作用,改善心绞痛症状(NEJM, 2012)。禁忌症则是指药物不适合用于某些患者,或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例如,阿司匹林禁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防止引发严重出血。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慎用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以免加重病情。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决定了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点。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的常见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2.5 mg,而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0.1 g。值得注意的是,晓香保心丸的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45 mg。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按时服药非常重要,错过一次剂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若错过用药时间,应尽快补服,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服。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的现象。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可能加强降压效果,但也增加低血压风险(Lancet, 2007)。此外,某些药物在与晓香保心丸同时使用时,可能引发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因此,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不良后果。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不按规定剂量或频次使用药物,或随意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常见的药物滥用包括过量使用抗生素、镇痛药等,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老年人特别容易因多病共存而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NEJM, 2008)。药物滥用不仅损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药物依赖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社会负担加重。因此,药物管理需规范,杜绝滥用行为。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治疗效果。戒除药物依赖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家庭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完全戒除药物。科学用药,把握健康的主导权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滥用的危害,都能帮助我们避免用药误区,提高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庭成员也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只有在科学用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健康生活。引用文献1. Chobanian AV, et al.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2003;42(6):1206-1252.2. Fuster V,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lder Adults: Markers of the Future." Circulation. 2008;118(2):245-266.3.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BMJ. 2002;324(7329):71-86.4. Michels KB, et al. "Diuretics,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Lactating Wom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5;333:1540-1542.5. Gupta R, et al. "The Impact of a Combination of Amlodipine and Benazepri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The Lancet. 2007;369(9570):66-71.

蔡民强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药品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老年人<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安全</span>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作为一名老年人,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每天服用几种药物来控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和其他慢性病。那么,这些药物具体是如何工作的?你的用药是否安全有效?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地进行药物管理。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对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效果(Circulation, 2005)。对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不能合成血栓素A2,从根本上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JAMA, 1995)。药物有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决定了给药途径和药物作用的速度。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口服药物,口服药物相对方便,但需要经过消化系统代谢,作用速度较慢,而注射类药物则起效更快。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指的是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以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为例,它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阿司匹林肠溶片则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晓香保心丸作为中成药,通过镇静、安神、祛瘀等作用,改善心绞痛症状(NEJM, 2012)。禁忌症则是指药物不适合用于某些患者,或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例如,阿司匹林禁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防止引发严重出血。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慎用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以免加重病情。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决定了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点。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的常见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2.5 mg,而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0.1 g。值得注意的是,晓香保心丸的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45 mg。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按时服药非常重要,错过一次剂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若错过用药时间,应尽快补服,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服。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的现象。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可能加强降压效果,但也增加低血压风险(Lancet, 2007)。此外,某些药物在与晓香保心丸同时使用时,可能引发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因此,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不良后果。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不按规定剂量或频次使用药物,或随意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常见的药物滥用包括过量使用抗生素、镇痛药等,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老年人特别容易因多病共存而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NEJM, 2008)。药物滥用不仅损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药物依赖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社会负担加重。因此,药物管理需规范,杜绝滥用行为。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治疗效果。戒除药物依赖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家庭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完全戒除药物。科学用药,把握健康的主导权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滥用的危害,都能帮助我们避免用药误区,提高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庭成员也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只有在科学用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健康生活。引用文献1. Chobanian AV, et al.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2003;42(6):1206-1252.2. Fuster V,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lder Adults: Markers of the Future." Circulation. 2008;118(2):245-266.3.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BMJ. 2002;324(7329):71-86.4. Michels KB, et al. "Diuretics,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Lactating Wom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5;333:1540-1542.5. Gupta R, et al. "The Impact of a Combination of Amlodipine and Benazepri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The Lancet. 2007;369(9570):66-71.

蔡民强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药物治疗肛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安全用药

药物治疗肛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安全</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

药物治疗肛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安全用药!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表现为肛门皮肤或肛管黏膜的裂口,常伴有剧烈疼痛和出血。这种疾病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幸运的是,药物治疗是肛裂最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危害以及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科学用药,保障健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事实。肛裂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便秘、肛门外伤、分娩等。由于肛裂的皮肤破损,细菌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药物治疗在肛裂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剂、镇痛药、抗生素及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治疗肛裂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首先,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阻滞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感。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通过与钠离子通道结合,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麻醉效果。其次,镇痛药如酮咯酸氨丁三醇,通过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前列腺素是引起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减少其生成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和肿胀。还有一些药物通过促进伤口愈合来治疗肛裂。例如,外用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如氧化锌软膏,可以在患处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促进愈合。氧化锌具有抗菌和收敛作用,可以防止伤口感染,加速愈合过程。此外,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在用药前,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非常重要。局部麻醉剂的主要适应症是缓解疼痛,而抗生素则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镇痛药则适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的症状。对于肛裂患者,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显著改善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这些药物。例如,局部麻醉剂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镇痛药如酮咯酸氨丁三醇则不适用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因为其可能加重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抗生素的使用也需谨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每种药物都有其推荐的剂量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不仅不会提高疗效,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局部麻醉剂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脏问题,而镇痛药的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肾脏损伤。按时服药同样重要。局部麻醉剂通常在疼痛加剧时使用,镇痛药则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服用,以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确保持续的镇痛效果。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一般需要按照疗程坚持使用,不能随意停药,避免病情反复或者出现耐药性。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药效增强、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等多种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降低局部麻醉剂的效果,而镇痛药可能会与其他抗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胃肠道副作用的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当咨询医生或药师,详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的药物搭配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副作用的风险。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超出医生建议或者擅自增加药物剂量、改变用药频率使用药物的行为。滥用药物不仅不会提升疗效,反而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长期滥用镇痛药物可能导致成瘾,甚至引起严重的肝肾损伤。药物滥用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滥用药物者可能会为了获取药物而采取非法手段,导致社会功能退化和家庭关系破裂。因此,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滥用,是保障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的依赖性。一旦停止使用这些药物,会出现戒断症状。预防药物依赖,首先要做到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随意增加剂量和用药频率。对于已经出现药物依赖的患者,戒除依赖的方法包括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心理咨询和专业的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减少药物用量,同时通过心理治疗,调节心态和行为,从而彻底戒除药物依赖。科学用药的重要性科学用药是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在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危害以及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等方面的知识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但滥用或错误使用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公众应提高对药物使用的科学认知,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保障自身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用药,远离肛裂等疾病带来的痛苦,享受健康生活。

高浩主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药物治疗肛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安全用药

药物治疗肛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安全</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

药物治疗肛裂: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安全用药!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表现为肛门皮肤或肛管黏膜的裂口,常伴有剧烈疼痛和出血。这种疾病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幸运的是,药物治疗是肛裂最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危害以及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科学用药,保障健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事实。肛裂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便秘、肛门外伤、分娩等。由于肛裂的皮肤破损,细菌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药物治疗在肛裂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剂、镇痛药、抗生素及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治疗肛裂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首先,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阻滞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感。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通过与钠离子通道结合,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麻醉效果。其次,镇痛药如酮咯酸氨丁三醇,通过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前列腺素是引起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减少其生成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和肿胀。还有一些药物通过促进伤口愈合来治疗肛裂。例如,外用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如氧化锌软膏,可以在患处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促进愈合。氧化锌具有抗菌和收敛作用,可以防止伤口感染,加速愈合过程。此外,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在用药前,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非常重要。局部麻醉剂的主要适应症是缓解疼痛,而抗生素则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镇痛药则适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的症状。对于肛裂患者,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显著改善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这些药物。例如,局部麻醉剂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镇痛药如酮咯酸氨丁三醇则不适用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因为其可能加重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抗生素的使用也需谨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每种药物都有其推荐的剂量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不仅不会提高疗效,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局部麻醉剂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脏问题,而镇痛药的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肾脏损伤。按时服药同样重要。局部麻醉剂通常在疼痛加剧时使用,镇痛药则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服用,以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确保持续的镇痛效果。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一般需要按照疗程坚持使用,不能随意停药,避免病情反复或者出现耐药性。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药效增强、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等多种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降低局部麻醉剂的效果,而镇痛药可能会与其他抗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胃肠道副作用的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当咨询医生或药师,详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的药物搭配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副作用的风险。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超出医生建议或者擅自增加药物剂量、改变用药频率使用药物的行为。滥用药物不仅不会提升疗效,反而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长期滥用镇痛药物可能导致成瘾,甚至引起严重的肝肾损伤。药物滥用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滥用药物者可能会为了获取药物而采取非法手段,导致社会功能退化和家庭关系破裂。因此,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滥用,是保障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的依赖性。一旦停止使用这些药物,会出现戒断症状。预防药物依赖,首先要做到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随意增加剂量和用药频率。对于已经出现药物依赖的患者,戒除依赖的方法包括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心理咨询和专业的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减少药物用量,同时通过心理治疗,调节心态和行为,从而彻底戒除药物依赖。科学用药的重要性科学用药是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在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危害以及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等方面的知识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但滥用或错误使用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公众应提高对药物使用的科学认知,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保障自身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用药,远离肛裂等疾病带来的痛苦,享受健康生活。

高浩主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