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9个
视频

八旬老人竟然反复呕血、黑便,真相令人警觉!

<span style="color: #da4707">八旬</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人</span>竟然反复呕血、黑便,真相令人警觉!
03:17

大家好,我是某某科室的医生,今天咱们聊聊一个高龄患者的故事。83岁的患者因为反复的呕血和黑便住院检查,被确诊为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实,很多人对肝硬化的严重后果还了解得不够,我们通过这个案例来科普一下。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炎性损伤的一种结果,它会造成肝脏纤维化,影响血流通畅,进一步引起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会导致什么问题呢?这就像水管内水压过大,容易造成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就是门静脉高压的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一旦静脉破裂,就会导致呕血和黑便,甚至危及生命。 这位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仅有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还出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症状,包括脾功能亢进、腹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治疗上,我们采取了多学科联合方案。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处理,这位患者接受了内镜下组织胶硬化剂注射术。这是一种微创的内镜治疗方法,通过注射硬化剂封闭曲张的静脉,从而降低破裂出血的风险。治疗后患者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同时还结合药物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比如卡维地洛,帮助减轻复发风险。 那么,为什么这位患者还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呢?这是因为脾功能亢进。脾脏在肝硬化中会被反复刺激而增大,过量“清除”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导致血细胞减少。我们为患者使用了利可君来升高白细胞数量,并密切监测血液指标。 此外,患者还有慢性胃炎和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诊断,这对消化系统的功能也有很大影响。我们为患者使用了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并指导饮食调理减少胃酸刺激。胆囊问题则需要患者在出院后密切观察并定期复查。 肝硬化的治疗不仅仅靠药物,日常生活的管理也很重要。我们告诉患者要保持低盐饮食,防止腹水加重,避免过度劳累,限制酒精摄入,定期复诊和检查。重要的是,对抗病毒的治疗不能间断,这也是延缓肝硬化的重要措施。 最后,希望大家记住,肝硬化的很多并发症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如果感觉到长时间的乏力、食欲不振、皮肤或者眼睛发黄,一定要早检查、早诊断、防微杜渐。 如果你或者家人有类似的问题,千万别拖延,去医院检查!给自己一份安心,也给家人一个交代。

夏俊锋主治医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八旬老人确诊胆管癌——这些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span style="color: #da4707">八旬</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人</span>确诊胆管癌——这些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02:14

大家看这张检查报告,今天要讲的是胆管里隐藏的"无声杀手"。胆管就像身体里的输油管道,负责把肝脏生产的胆汁运到肠道。可当这个管道里长出恶性肿瘤,就像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路障,整个消化系统都会受影响。 这种癌症特别爱找6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有胆结石、肝炎的朋友要注意。早期可能只是觉得皮肤发黄、浑身发痒,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肝病。等出现肚子痛、体重暴跌时,肿瘤往往已经长到危险大小了。 现在医学界有三大利器对付它:超声造影能看清肿瘤的供血情况,增强CT可以精准定位病变位置,核磁共振更是连0.5厘米的小肿瘤都逃不过。要是发现可疑肿块,医生还会用细针穿刺取活检,就像用吸管取样一样安全。 对于老年患者,我们现在有微创手术配合靶向药物的组合拳。术后恢复期要特别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像鱼肉、鸡蛋白这些好消化的食物能帮助重建免疫力。记住每天记录体重变化,突然消瘦超过5斤就要立即复诊。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肝胆B超检查,有胆道结石的要及时处理。日常少吃腌制油炸食品,控制好胆固醇指标。家里老人如果眼白发黄、大便颜色变浅,千万别当成普通黄疸拖延治疗。 最近医学界有个重大发现,通过检测胆汁里的肿瘤标志物,能在症状出现前半年就预警癌症风险。科技在进步,大家更要重视体检,早发现早干预,胆管癌完全有可能变成可控的慢性病。

任云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八旬老人咳嗽背后的生死较量——慢性肺病遇上心脏衰竭!

<span style="color: #da4707">八旬</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人</span>咳嗽背后的生死较量——慢性肺病遇上心脏衰竭!
02:22

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病例特别典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咳嗽发烧没重视,结果直接住进了监护室。大家看这个胸片报告:肺里像塞了棉花似的,心脏肿得比正常大了一圈,这都是慢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心衰的典型表现。 老爷子查血发现白细胞飙到将近28,是正常值的3倍多!C反应蛋白直接突破130,这说明身体正在经历严重的炎症风暴。这种级别的感染对年轻人都是考验,更别说心肺功能本就脆弱的老年人了。 大家注意看超声报告:肺动脉压力中度升高,二尖瓣关不严实,这是典型肺心病发展轨迹。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心脏右心室拼命泵血累到衰竭,反过来又加重肺水肿,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方案里用了激素甲泼尼龙,这是对付重症肺部炎症的双刃剑。既能快速压制免疫风暴,又有升高血糖、诱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所以配合用了雷贝拉唑护胃,利伐沙班防血栓,每个环节都在走钢丝。 特别要提醒房颤患者:心跳忽快忽慢容易形成心房血栓。这位老人家用着抗凝药,但还是要警惕痰中带血、牙龈出血这些信号。咱们抗凝治疗就像开车,既不能刹车失灵,也不能油门卡死。 最后给慢性肺病患者划重点:每天监测脚踝是否浮肿,记录夜间憋醒次数。如果体重三天涨两斤,或者走平路都喘,这可能是心衰加重的警报。记住,肺和心脏是命运共同体,一个生病另一个迟早受牵连。 出院后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呼吸道。雾霾天戴电动送风口罩,接种肺炎和流感疫苗。家里备个指氧仪,血氧低于93%别犹豫,马上就医。咱们既要防感染这个导火索,也要防心肺功能这个火药桶。 这次抢救用到了无创呼吸机支持,很多患者担心依赖性问题。其实就像爬山累了的登山杖,等肺功能恢复就能逐步撤离。关键是要抓住治疗黄金期,别让轻症拖成重症。 最后提醒子女们:老人家的"小毛病"往往是身体在求救。慢性肺病患者一旦出现食欲下降、嗜睡、胡言乱语,这可能是二氧化碳潴留的肺性脑病,必须立即送医。记住,预防永远比抢救更重要!

乔晓刚住院医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86岁老人急诊就医

86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人</span>急诊就医
01:09

腹痛高危信号!86岁老人急诊就医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位86岁老年腹痛患者的案例,帮助大家了解腹痛在不同人群中的症状及处理方式。腹痛在老年人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往往会被忽视。如果家中有年长的亲人出现腹痛的情况,千万不要大意。这位患者居住在上海市,86岁,身高148厘米,体重46公斤,属于老龄化体质,可能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因腹痛来到了急诊科。腹痛的原因可能很多,包括化系统问题、泌尿系统问题甚至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像这样的病例,我们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判断是否有其它伴随症状,比如发热、呕吐、腹胀等。此患者的临床诊断是腹痛,但还需进一步检测确认具体原因。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该患者没有过敏史,这点很重要,在开药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过敏史,这样能避免药物过敏反应。经过检查后,如果发现是急性病症如胆囊炎或者肠梗阻,我们会进行针对性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需要强调的是,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手术风险也会相对较高,因此我们会特别谨慎。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忽视老年人的腹痛症状,尽早就医能有效预防病情恶化。希望大家看完视频后能有所了解和警醒,如果有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带患者就医。,

晏菡婷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老人自汗怎么办?别忽视它!

<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人</span>自汗怎么办?别忽视它!
01:12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大家平时可能会忽略,但其实很重要的问题——老人自汗。自汗指的是在非劳作或非热环境下,无缘无故的出汗现象。对于老年人来说,自汗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的信号。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自汗的情况。自汗的常见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营卫不和、体虚、阴虚等。在今天的案例中,我们的患者是一位75岁的老年女性,她的自汗被中医诊断为营卫不和证,可能与她的体质和年龄有关。那么,什么是营卫不和呢?中医认为,营气和卫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气主要负责滋养身体,而卫气则负责保护身体,抵御外邪。当营卫不和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会导致自汗等症状。对于自汗问题,中医采用了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调理脏腑和疏通经络来改善症状。比如在这位老年女性的治疗方案中,我们采用了桂枝、白芍、葛根、柴胡等多种中药材来进行调理。这些药材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桂枝可以温经通阳,白芍具有养血和营的作用,葛根和柴胡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一起作用达到调和营卫的效果。除了药物治疗,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很重要。比如保持室内通风,不要过热或过凉,注意补充水分,适当进行一些轻柔的运动。在饮食上,多选择温性的食物,如鸡肉、红枣等,避免辛辣和生冷的食物。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中药补益来改善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我们对自汗问题的关注不仅是为了减轻这些症状,更重要的是防止这些表面症状背后的潜在疾病。像是心肌炎、胃肠道的问题以及其他慢性疾病,都可能表现出自汗的情况。因此,如果您或身边的老年人出现了自汗的症状,请不要忽视,及时就医诊断是很重要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自汗这个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咨询的,欢迎随时来找我,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一期再见!

董进军副主任医师|奉贤区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