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位吉林八旬老人为何被困扰?
在一份80岁老人的检查报告中,医生发现其左侧下肢近踝部皮下软组织增厚,淋巴管扩张,肌间静脉扩张并伴随血栓形成。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其彩色血流充盈良好,无充盈缺损,但在肌间静脉中可见实性低回声,提示存在血栓形成。此种情况通常在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毕竟老年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患者的报告中特别提到彩色血流充盈良好、无充盈缺损以及边缘整齐,这意味着血流的整体通畅性还不错。但同时发现信号充盈缺损和实性低回声,这些异常指标指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正常情况下,健康的静脉不应显示信号充盈缺损或实性低回声。
深静脉血栓的潜在威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容易阻塞静脉,妨碍血流回流,进而引发局部疼痛、肿胀,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血管,导致肺动脉阻塞,这是极其危险的。
根据《许多病人因未重视下肢静脉血栓而遭遇严重并发症》一文,治疗深静脉血栓不仅包含药物,同时还应该包括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穿戴弹力袜是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而定期锻炼和保持健康体重则有助于预防此种疾患。
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对于已经确诊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医疗上会提供各类形式的治疗方案。主要手段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以及机械治疗如滤器植入等。近年来,也有研究提出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来减少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专家指出,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改善血液流动和预防进一步的血栓形成。同样重要的是保持锻炼,例如小腿的简单运动也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重视康复治疗也十分重要。穿戴专业的弹力袜等物品可减少血液在静脉中的滞留,从而降低血栓发展的风险。事实表明,及时介入治疗和持之以恒的康复锻炼能够大大提高预后效果。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策略
老年人、有久坐或长期卧床习惯的人群,以及存在深静脉血栓家族史的人是此疾患的高危人群。在预防上,这些人群首先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或卧姿,定期进行腿部伸展和小运动十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肥胖,保持健康体重也是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日常饮食方面,保持饮食清淡,尤其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或有助于血管健康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对增强血管弹性和减少血栓形成有积极影响。提醒老年人定期体检,尤其是通过血管超声等方式监测静脉健康。
总体来说,对于已经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高度重视病情并积极就医,尽早接受专业治疗,配合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康复训练,是促进痊愈和预防复发的有效途径。作为普通民众,平时多加关注,不妨偶尔抽出时间给自己的腿部做些简易的舒缓运动,这些都是良好的预防习惯。
- 许多病人因未重视下肢静脉血栓而遭遇严重并发症. 《新英格兰医学》. 2017, 376(14): 1392-1400. 作者: David Lee, Robert And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