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岁患者头皮裂伤,术前准备与麻醉安全你知道多少?
张臻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36次播放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刚起身,突然一阵眩晕,眼前好像有点发黑,心里一下子慌了:是不是血压出问题了?还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其实,这种头晕既常见,又挺让人担心。但真有必要一惊一乍吗?是不是还有更深的健康信号?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自己有没有忽略了什么?提前了解,总比临时着急强!
大家平时说的“头晕”,其实有点像过山车——一下子天旋地转,脑袋晃得像上了太空。但眩晕可不仅仅是晃一下这么简单。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它可能就是身体在偷偷提醒你:平衡系统、血管甚至心脏都可能在发信号。像前阵子遇到的一位中年男性,他体重还算正常,身体平时也挺好,可就是突然间出现了反复眩晕,无其他明显和药物相关的风险。我觉得,这种情况其实不少见,但背后原因要慢慢排查。
说到为啥会眩晕,还真不是一锤定音的事。有时候是血压忽高忽低,有时候可能是耳朵平衡系统闹毛病。身体某些微小的“零部件”出点问题,就跟自行车少了个轴承一样,总感觉哪儿怪怪的。不少人忽略了,像长期压力、偶尔用脑太猛、或者血管功能微弱,都会让大脑“供血”掉链子。其实,55岁以后血管弹性减弱的人群更容易中招,有新鲜数据说,60%中老年朋友头晕时第一反应都是“忍一忍”,可这恰好错过了好时机。
听上去是不是有些可怕?眩晕如果反复出现,除了让人心慌,不少患者还伴随头昏脑涨、站不稳,甚至步履如“踩棉花”。严重时还可能跌倒,带来骨折或外伤。全球每年约有3千万人因眩晕跌倒,比心脏病人还要多。不过别慌,绝大部分情况咱们都能通过简单措施控制。关键是,第一时间别硬撑,及时认出这些症状才是上策。早知道,总比事后难受强!
其实防眩晕并不复杂。第一,养成慢起身、少久座的习惯,让血压有个缓冲。第二,平时注意休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第三,偶有不适时,别随便喝酒或猛吃甜食,可以先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做个基础评估,详细记录血压变化、脑供血状况。遇到控制不住的眩晕,建议就医。有些患者在规律监测、适当调整生活后,眩晕明显好转。不需要担心,只要你记得这些方法,稳稳当当守好健康底线。
所以说,头晕别小看,主动预防远比临时慌张有效。只要你肯多留心、少犹豫,就能把风险挡在门外。现在开始重视,眩晕根本不是事儿!早点提醒家人朋友,一起健康每一天吧!

张臻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36次播放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35次播放

谈正岗住院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1次播放

李索远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33次播放

周奇主治医师|江苏盛泽医院
78次播放

周碧莹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39次播放

张臻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1次播放

林舜艳主任医师|苏北人民医院
179次播放

魏娟主任医师|黑龙江省医院
83次播放

张宾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46次播放

魏立府住院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83次播放

魏端高主治医师|苏北人民医院
82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