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三高与肾病共存的科学管理法

  • 41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三高与肾病共存的科学管理法封面图

三高+肾不好如何科学管理?这些关键点千万别错过

01 多重慢性病,怎么就凑到一块儿了?

生活中,有人刚刚查出高血压,没过多久又碰上了糖尿病和肾功能异常。这三种病为什么总是聚在一起?其实背后有“连锁反应”。高血压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球受损;血糖高又容易诱发血管壁“变脆”,加速肾损伤。肾脏“罢工”后,调节血压、血糖的能力又会减弱,这样一来,几个病彼此影响、恶性循环。
例如,72岁的王先生,原本只有血压偏高,三年后体检查出尿蛋白和餐后血糖升高。医生解释,这就是“三高+慢性肾病”组合的常见进展。
📍小贴士: 如果高血压、糖尿病或肾功能异常同时存在,处理时不能只盯着一个指标,协同管理更加重要。综合管理,能让并发症发生率减少45%。
(参考:Bakris GL et al., JAMA, 2021)

02 早期信号有哪些?这些身体小变化别轻视

多重慢性病刚出现时,征兆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比如:
  • 夜里起夜比原来多了,特别是睡前喝水正常,却总感觉小便次数增多。
  • 小腿偶尔有轻微肿胀或鞋子变紧,但休息后会缓解。
  • 口干、容易渴,即使没有明显多饮水现象。
有位66岁阿姨,近半年觉得口干,晚上得爬起来上厕所。她原以为是年纪大,体检查出肾功能和血糖都轻微异常,还检测到了轻度蛋白尿,就是典型信号。
👀观察小妙招: 当身体出现这些变化时,别光想着“老了体力差”,及时记录症状,带着这些信息向医生咨询更靠谱。

03 背后推手有哪些?风险因素你了解吗

有些生活习惯和体质问题会同时影响血压、血糖和肾脏,让这三种病不请自来。
  • 长期重口味饮食:研究显示,高盐和高热量饮食会让血压和血糖“双双走高”,肾脏也更容易负担过重(Huang et al., Front Physiol, 2022)。
  • 药物滥用:有些人长期吃止痛药、感冒药(尤其含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容易让肾功能慢慢变差。
  • 遗传和家族因素:父母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自己患三种病的概率明显高。
  • 超重或运动少:身体肥胖、缺乏运动,也是三高和慢性肾病的助推器。
📊 数据提示:我国约38%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病3期患者中,高达60%会有糖代谢异常(Zhang L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要留心: 很多情况下,刚开始身体没症状,但一些坏习惯长期积累,风险悄悄来到身边。

04 怎么做才更靠谱?将方案落到细节上

管理多个慢性病,并不难做到。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按时监测,是日常生活核心要务:
环节 具体动作举例
饮食 主食以糙米、燕麦等低GI谷物为主;蛋白建议选择鸡蛋、鱼肉、豆腐等优质来源;蔬菜保持丰富多样,烹饪以蒸、烩为主。
如:午餐选择蒸鱼+菠菜豆腐+少量糙米饭。
运动 每周5天、每天快步走20-30分钟,避免超强度、过于剧烈的活动。关注锻炼后的呼吸和心跳是否能迅速恢复。
如:晚饭后带家人一起在公园散步。
监测 在家准备血压计、血糖仪和体重秤。血压每周测2-3次,血糖早晚空腹各一次,体重建议每周固定一天统一时间测量。
饭桌上的实用例子: 用山药炖鸡汤、番茄豆腐、杂粮小米饭作为一顿晚餐,简单又能兼顾优质蛋白需求。
🎯小结: 饮食、运动、监测三管齐下,长期稳定才见效。如果出现持续浮肿、尿液泡沫多,或血压血糖很难控制,需要及时就医。

05 多重用药怎么选?用药原则要记清

合并三高和肾不好,用药有不少注意事项。
  • 降压药优先选择ACEI/ARB类,这类药物对保护肾脏有额外好处(专家共识,2023)。不过如果出现干咳,可换ARB类,避免自行停药。
  • 控糖药物用二甲双胍需查肾功能,如果肾功能下降(GFR小于30),要跟医生沟通选择替代药物。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近年常被推荐,因其心肾保护作用突出。
  • 注意药物之间互相影响,比如止痛药(NSAIDs)和ACEI同用时,肾损害风险升高,应尽量避免。
例如,68岁的张女士因控制血压血糖同时用了3种药。后来因频繁疲劳、检查发现新发的肾功能异常。经过调整用药并加强监测,各项指标逐步恢复平稳。
💊用药提醒: 每种药物使用前都该和医生确认,调整剂量或有副作用时要第一时间沟通。别随意模仿别人的药方,也不能因为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

06 复查频率怎么定?实用经验一次告诉你

按时复查和交流感受,对多重慢性病患者来说很有用。
  • 自查建议: 血压、血糖、体重按固定频率记录,遇到突发严重异常如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晕厥、明显浮肿等,第一时间联系医生。
  • 定期复诊:稳定控制3个月后,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全面复查,包括血常规、肾功能、尿常规。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复诊频率应更高。
  • 患者经验值得借鉴:比如有位70岁老伯遵照医生建议,记健康日记,坚持用药、监测,几年下来,血糖血压都稳住了,肾功能指标也没进步但没有再恶化。
📔小叮咛: 记录身体状况不仅方便医生,也能帮助自己了解身体波动规律,及早发现变化。
急症信号速查表:
  • 突发高热伴意识不清
  • 严重低血糖伴出汗、心慌、手抖
  • 24小时内明显尿量极少或无尿
发现上述情况,马上就医,不要自己硬撑。
说到底,三高+肾功能不好,看上去是“拖家带口”一起管,其实日常只需多留心细节,把饮食、运动、用药和监测落实到位,持续医疗复查,不给病情可乘之机。遇到波动,及时和专业医生商量,不迷信偏方不焦虑。慢慢来,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健康主管。

参考文献

  1. Bakris GL, Agarwal R, et al. (2021).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Outcomes with Finereno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AMA, 325(23), 2293-2306.
  2. Huang L, Wang Y, et al. (2022). High Salt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Review.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13, 902993.
  3. Zhang L, Wang F, et al. (2020).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0), 92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