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食管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健康问题

  • 39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食管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健康问题封面图

食管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健康问题

晚饭后,家里人围坐在一起,你或许偶尔会听到长辈抱怨吃饭时喉咙有点卡,也有人抱怨最近嗓子干燥。大多数人对此不以为意。然而,这种类似“食物过不去”的感觉,如果持续了一段时间,可别只当是上了年纪。其实,食管癌的出现,正是这样悄悄地,让许多人在无声无息中面对健康威胁。一起来聊聊,这个离我们生活并不远的话题——食管癌。

01 你可能忽略的早期信号

最开始,绝大多数人的感觉其实很细微。吞咽的时候,偶尔总觉得有那么一瞬,东西有点“卡”。有的人吃硬的、干的食物时,明显变得不如以往顺畅。还有些朋友觉得,吃饭以外的时候,喉咙或胸口会轻微发紧,伴着不太明确的不适,却很难说清楚是哪不对劲。🤔

偶尔出现这些“卡顿”感并不罕见,但如果连续几周都有相似的感受,哪怕没有疼痛,也值得多留心。这些早期信号,常常被认为是“年纪大了”“吃快了”,但它们可能是身体在发出的微弱提示。

02 明显症状出现时需高度警觉

  • 持续吞咽困难:一位78岁的男患者,在几个月内发现吃饭时不但吃硬的东西困难,连喝水也觉得费劲。后来还伴随胸口发闷,声音有些嘶哑,体重明显下降。
  • 胸部不适或隐痛:有的人会感觉进食时胸骨后有持续的胀痛感。
  • 体重下降:饭量没变,但连续几周体重明显减少。
  • 持续咳嗽与声音变化:并非感冒、咽炎,却经常咳嗽或声音沙哑。

如果你或者家里人出现了上面这些较为明显的征象,最好尽快去医院检查一下。临床中,像上述78岁男性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食道上段已被肿块占据,食管通道变窄,还出现了淋巴结肿大。这些情况往往提示疾病已进入需要及时处理的阶段。

03 食管癌常见致病机理与风险因素

生活方式相关风险
  • 长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不断刺激食管黏膜,久而久之让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这点已被多项权威研究证实(Cook MB et al., 2010)。
  • 酗酒: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对食管上皮具有较强毒性,反复损伤修复引发生长失控。
  • 热烫食物:食管其实没那么“耐烫”。长期吃非常烫的食物,会让局部反复受伤,增加发生恶变的概率(Zhang Y, 2013)。
慢性疾病和身体状况
  • 慢性食管炎: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持续的胃酸刺激,让食管黏膜不断修复,异常增生的机会就多了。
  • 营养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A、C,微量元素硒,会让黏膜抵抗力下降。这种现象在一些营养不均衡的地区较常见。

年龄增长也是无法回避的风险之一。超60岁的人,食管黏膜自修复能力减弱,癌变概率自然而然升高。不过,遗传因素在大多数食管癌患者中并不突出,更多还是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累积的结果。

有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食管癌患者超过60万人,亚洲部分地区发病风险尤为突出(Bray F. et al., 2018)。

04 食管癌的诊断路径有哪些?

  1. 内镜检查:医生会用一根柔软的管子,从食道进入视觉巡查,有异常部位会直接取组织化验。发现黏膜隆起、溃疡或变色时要引起重视。
  2. 活检:病理学检查是最终诊断的“金标准”,只有细胞学确诊才能明确后续治疗。
  3. 影像学:CT、MRI等帮助判断肿瘤位置、大小,有无扩散。例如前述78岁男性,影像学一目了然地显示了肿块、管腔变窄和邻近组织情况。
  4. 血液检查:部分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辅助判断,但不能单独用于诊断,只能参考。

发现可疑症状时,完善上述检查流程,才能给出清晰判断。就医最好选择有经验的消化内镜科或者肿瘤专科。

05 食管癌的治疗选择有哪些?

简单来说,治疗方法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医生判断时,会结合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来做决定。🩺

  • 手术切除:适用于局限期的患者,也就是肿瘤还没扩散、体力可以承受的情况下直接“剪掉病灶”。
  • 放射治疗:放疗常用来清除局部残留,还能缓解进展期患者的吞咽不畅。
  • 化学治疗:适合肿瘤有扩散征象的朋友。常见联用铂类、紫杉醇类,靶向和免疫药物研发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 综合治疗:有些时候需要手术与放化疗联用,治疗期长,但较能延缓病情发展。

即使是晚期,积极针对症状治疗,配合支持营养、改善生活体验,也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同时会使用吸入药物、止吐剂、中药等来缓解副作用。这一切,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评估细致调整,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治疗方案。

06 日常管理:饮食如何帮身体“加把劲”?

🥗
  • 南瓜泥 + 提供丰富的β-胡萝卜素,有助于黏膜修复 + 建议餐前食用,口感细腻,吞咽压力小
  • 鲫鱼汤 + 优质蛋白助力组织更新 + 温热服用,清淡为宜
  • 新鲜水果泥(如香蕉、苹果) + 天然维生素C提升局部免疫力 + 清洗干净后打泥,少量多次

除了均衡饮食,还可以尝试分餐制、慢慢进食。比如把饭菜全部做得软烂一些,每次一小口,减少食道摩擦。喝水时分小口,更有助于食物顺利通过。有条件的话,少量多餐,既不撑胃也利于营养吸收。

有些患者询问是否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按照医生安排,配合内镜、影像检查,监测身体状况变量。一旦发现新症状,如吞咽明显加重或出现持续低热,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切莫拖延。

🚶‍♂️

适度的锻炼对提升体力、改善情绪很有帮助。可以选择散步、简易拉伸运动,但不必追求大强度,保护体力第一位。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也能大大缓解焦虑感。

参考文献

  1. Cook MB, Chow WH, Devesa SS, et al. (2010). Smoking and Pancreatic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Cancer Causes & Control, 21(1), 69-76.
  2. Zhang Y. (2013). Epidemiology of esophageal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34): 5598-5606.
  3.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68(6): 39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