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支气管炎:了解症状、治疗及日常管理

  • 29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支气管炎:了解症状、治疗及日常管理封面图

急性支气管炎:了解症状、治疗及日常管理

换季时,身边总有人突然咳嗽不止,还出现痰多、胸口闷的情况。可能有人觉得只是“小感冒”,其实,这很可能是急性支气管炎。日常生活里,这种常见的呼吸道问题并不少见。很多人第一反应舍不得看医生,等到症状加重才发现事情不简单。下面,就带大家把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识、风险与管理一次讲透,让应对更有底气。

01 简单来说,急性支气管炎是什么?

急性支气管炎,就是支气管受到刺激或感染后,发生了一次短暂而明显的炎症。支气管是负责把空气输送到肺部的“交通要道”,一旦它们发炎,通气就会出问题。

在急性期,气道黏膜常因为病毒、偶尔是细菌的入侵,变得肿胀,分泌物增多。绝大多数病例是由于感染,而不是过敏或环境因素。这种病大部分发生于秋冬,常伴随感冒病毒流行。如果平时健康,有免疫力,急性支气管炎多在1-2周内逐渐好转,很少遗留后遗症。

注意,咳嗽持续超过3周,或者反复发作,通常就不再归为“急性”范围了,需要考虑其他问题。

02 症状如何一步步发展?

  • 🫁 早期信号: 刚开始只是偶尔咳嗽,喉咙有些痒,少量清痰,对生活影响不算大。
  • 😷 明显警示: 咳嗽逐渐变得频繁且持续,有时半夜也咳。咳出来的痰多,质地发粘,颜色可能偏黄绿色。部分人胸部会有闷胀感,偶尔还会出现轻微喘息。如果用力咳嗽甚至会肌肉酸痛。
  • 🌡️ 特殊表现: 少部分人会有低热,但发烧一般不严重。食欲下降、乏力、声音嘶哑也挺常见。
👨‍⚕️ 真实例子:有位48岁的男士,近来持续咳嗽,痰量明显增多,咳得胸闷,晚上更明显。经呼吸内科检查后,医生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按照医嘱服用孟鲁司特钠、福多司坦和止咳胶囊等药物,休息调整后症状逐步缓解。这个例子说明,持续咳嗽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别抱侥幸心理。

03 急性支气管炎,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数时候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惹的祸。尤其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还有冠状病毒等,容易在人多密闭空间传播。当这些病毒侵入呼吸道后,支气管的黏膜细胞受到攻击,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 1. 年龄与免疫力: 年龄较大或自身免疫力偏低,更容易出现症状加重。这跟身体抵抗力下降、气道自净能力减弱有关。
  • 2. 环境刺激: 长期处于空气污染或粉尘较多的环境,比如工地、雾霾天,容易刺激支气管黏膜,让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
  • 3. 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损伤支气管的防护功能,不但容易导致炎症,还可延长恢复期。医学研究显示,吸烟者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升高(Jin, L. et al., 2018)。
📊 研究显示,90%以上的急性支气管炎病例与病毒感染相关,只有小部分由细菌造成(Brunton, S. A., 2013)。

其实,急性支气管炎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危害,但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病或者年纪偏大,反复发作、继发感染的可能性会明显升高。这也是需要小心的地方。

04 医生通常会安排哪些检查?

出现较重咳嗽、痰多或胸闷时,很多人有疑问:“非得去医院查吗?”其实,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靠医生询问症状和体格检查——比如听诊器下能听到呼吸音变化或干湿性啰音。如果病情加重、持续超过两周,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目的是排除更严重的疾病(如肺炎)。

  • 问诊和听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咳嗽持续多久、是否有痰、痰的颜色、有没有发热或呼吸困难,然后用听诊器听胸部,有时能发现杂音。
  • 必要时的影像检查: 对于病程长、症状 atypical 或有高危人群,可能安排X光片检查,看肺部有没有实变或浸润,以排除肺炎等其他病变。
  • 其他实验室检查: 部分患者需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辅助判断细菌感染的可能。一般没有严重表现时,这些检查都不是必须的。

这一步其实是为了安全——不是每一个咳嗽都“非查不可”,但如果症状拖得太久,还是及早找医生更稳妥。

05 治疗选择多,抓住核心就好

  • 💧 多喝水: 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咳嗽强度。
  • 💊 对症用药: 常见药物包括止咳药、祛痰药、需要时的支气管扩张剂,遵医嘱选用,不自己随便换药。
  • 🛏️ 适当休息: 精神和身体都需要缓冲,别硬撑着工作,否则恢复期反而延长。
  • ⚠️ 不建议随意使用抗生素: 因为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效果有限,除非医生确认是细菌感染才会开药(Linder, J.A. et al., 2005)。

简单来说,治疗重点就是减少不适症状,帮助身体恢复。如果症状突然加重,比如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血等,一定要及时复诊。

06 日常管理办法,预防复发才关键

  • 定期锻炼 🤸‍♂️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比如快步走、慢跑或太极,每周保持3-5次。
  • 合理饮食 🥗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修复呼吸道黏膜。
  • 保持环境清洁通风 🌬️ 居住、办公区域每天通风30分钟,有助于减少病原体停留。
  • 远离二手烟 🚭 哪怕自己不吸烟,最好也别长时间待在吸烟环境里,对呼吸道更友好。
  • 科学作息 🛌 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
  • 补充水分 🥤 水分充足对呼吸道健康有明显益处,适合用温水、淡茶,不建议长期喝含大量糖分的饮料。
  • 需要帮助时及时就医 🏥 当咳嗽或胸闷持续超过两周、症状恶化时,别总想拖,建议尽快到正规呼吸专科医院检查。

有研究建议,膳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缩短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Hemilä, H., 2017)。

实际上,急性支气管炎不可怕,关键是从每日的生活细节做起。一些小习惯,就能减少复发和并发的机会。别让咳嗽反复,影响原本的生活节奏。

参考文献

  • Brunton, S. A. (2013). Acute bronchitis in adults: A review.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88(7), 415-420.
  • Jin, L., Gao, W., & Wang, Q. (2018). Cigarette smoking and risk of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7), 1476.
  • Linder, J. A., Singer, D. E., & Stafford, R. S. (2005).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biotic prescribing and visit duration in adul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Clinical Therapeutics, 27(2), 262-272.
  • Hemilä, H. (2017). Vitamin C and infections. Nutrients, 9(4),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