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麻醉在肝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管理

  • 18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麻醉在肝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管理封面图
麻醉在肝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管理

01 患者对麻醉过程安全性的担忧

🛌

说到肝恶性肿瘤手术,家里有长辈要做麻醉时,很多人会好奇:“麻醉会不会不安全?麻醉师都做些什么?”这些疑虑其实很常见。麻醉并不是让全身完全“休眠”,而是精细调节人的痛觉和意识,并实时关注身体反应,帮助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可以更平稳地度过,不会感到痛苦。

麻醉是肝脏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幕后参与者”。比如,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年龄、体重、肝脏和心肺功能)细致定制麻醉方案。麻醉不仅止痛,还能调节血压、心率等,让手术更安全。这些操作多在幕后完成,患者家属可能看不到,但其实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 其实,每一项麻醉措施都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和准备。只要提前如实告知自己的过敏、用药和既往病史,绝大多数风险都可以降到最低。

02 患者对术后恢复的期待

💪

麻醉结束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术后多久能恢复?会不会剧烈疼痛?”这其实与麻醉过程密切相关。肝恶性肿瘤手术后,身体会经历一段康复期,疼痛、疲劳、食欲差都可能出现。麻醉和术后镇痛措施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这段恢复过程的质量。

实际的例子:有一位77岁的女性在完成肝介入术后,术后用药让她明显减轻了不适,更好地休息。不少患者术后最怕突然疼痛加重,或者难以入睡。医生通常会用多模式镇痛(即用不同类型的止痛方式,比如口服药和静脉注射配合),根据当天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

🌙 不过,术后如果出现持续的剧烈疼痛,异样腹胀或者呼吸困难,这时最好及时联系医生。同时,提前了解疼痛管理和恢复流程,能帮助家人和患者一起顺利度过康复期。

03 术中与围术期生命体征监测的真实意义

📈

很多人对手术中的“监护”不太了解,只觉得旁边有台机器一直滴滴响。实际上,这些监测仪器和医护团队像交通管控一样,实时查控着每个关键指标: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氧饱和度......

为什么如此重要?对于肝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手术时间可能较长,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负担比较大,尤其像伴有心肺和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例如本案例患者,有主动脉硬化和双肺慢性炎症,如果没有专业监测,很可能发生突发低血压、呼吸不畅或心律异常,直接影响手术安全。

🩺 简单来讲,监测不是单纯为了“看数据”,而是提前识别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让手术风险降得更低、恢复更顺利。

04 关于重症监护和急救复苏的现实疑虑

🚨

说起来,很多患者和家属最怕的是“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肝恶性肿瘤手术后,因为肝脏本身对药物代谢的特殊性,偶尔会出现恢复延迟或并发症(比如出血、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这时重症监护(ICU)和急救复苏就成了保障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 术后早期,如果患者一旦出现持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ICU能立刻实施呼吸机辅助,保证氧气供应。
  • 急性大出血时,麻醉医生和重症团队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止血药物,让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 对于有慢性病或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如上述77岁案例),尤其需要多学科团队预判和联动,提前制定急救方案。
虽然大多数手术过程平稳,但知道有这样一套应急管理措施,也能帮家人和患者更安心面对手术。

05 术后疼痛管理方案:有效减负,舒缓恢复

🌱

大部分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最希望能少受点痛苦。疼痛本身不只是“不舒服”,还会让活动减少、吃饭变差,影响整体恢复。现在手术麻醉已经有多种疼痛控制方法——不仅是传统的镇痛药,还有很多“分层式”的舒缓方案。

1. 一般简单的镇痛药物可以口服或静脉点滴,针对轻中度疼痛;

2. 对于术后创口较大或恢复缓慢,可以使用区域阻滞(比如腰麻或局麻),让疼痛感降低但保留部分活动能力;

3. 多模式镇痛是现在常用的新理念。医生会根据康复进展,每天查看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止痛药剂量,减少副作用,让患者可以下床、练习呼吸、吃饭都不会太难受。

😌 其实,只要早期沟通好,选择个体化方案,绝大多数患者能做到“轻松恢复、有效减痛”,不必过度担忧。

06 麻醉相关风险有哪些?为什么要关注?

⚠️

每个人体质和病情不同,麻醉虽已很安全,但还是有一些风险值得关心。比如,在肝恶性肿瘤治疗里,肝功能不好可能让药物代谢变慢;有慢性心肺或肾脏疾病时,对麻醉药物可能更敏感。年龄大(比如本例七十七岁女性),各项生理储备下降,疼痛感知和恢复能力都不如年轻人。医学研究显示,肝脏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参考文献:Yang JD et al.,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liver cancer", Hepatology, 2019)。

除了上述,也有少量患者在麻醉药物用量计算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人对某些麻药格外敏感,会出现心率异常、呼吸抑制等。所以,术前仔细评估(包括影像学如MRI、肝功能数据),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分级随访非常必要。只要提前暴露风险,把控每个环节,大部分严重并发症都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 如果家里有长者要手术,尽量陪同多学科团队会诊,提供详细既往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规避风险。正视风险,合理管理,才能真正让治疗平稳展开。

07 怎样科学预防?有哪些实用建议?

🥗

预防肝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不只是依靠医院那几天,其实每天的饮食和自我管理同样重要。应重视肝功能和免疫力的提升,医学界一致认为,合理营养是术前和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Bruix, J., Sherman, M.,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 update", Hepatology, 2011)。

  • 推荐食物+功效:新鲜蔬菜(如西蓝花、菠菜)+帮助肝脏分解毒素+每天午餐和晚餐各一份,煮或蒸为佳;
  • 推荐食物+功效:高蛋白食物(如鸡胸肉、豆腐、鱼类)+促进修复和重建+术后恢复期可适当增加;
  • 推荐食物+功效:谷物杂粮(如糙米、燕麦)+维持血糖稳定,补充膳食纤维+早餐加入一小碗;
  • 推荐食物+功效:新鲜水果(如苹果、猕猴桃)+抗氧化,支持免疫力+每日建议两种水果轮替;

如果出现持续发热、腹胀加重、黄疸明显或排尿减少,建议第一时间就医。手术前后,选择具备肝病治疗经验的大型医院和多学科团队,可以获得更科学的诊疗方案。也不要忽略长期随访——术后定期复查、保持沟通,是预防并发症和复发的“健康护栏”。

🧘‍♂️ 其实,每天多一点关注,少一点慌张,面对肝肿瘤治疗也不难稳步前行。科学管理加合理饮食,是平安康复的双保障。

引用文献

  1. Bruix, J., & Sherman, M. (2011).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 update. Hepatology, 53(3), 1020-1022. PubMed链接
  2. Yang, J. D., et al. (2019).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liver cancer. Hepatology, 70(1): 234-242. PubMed链接
  3. Mayo Clinic Staff. (2022). Liver cancer: Symptoms & causes. Mayo Clinic. Web链接
  4. UpToDate. (2023). Anesthesia for hepatic resec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UpToDate. Web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