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麻醉在腹腔肿瘤手术中的关键作用

  • 42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麻醉在腹腔肿瘤手术中的关键作用封面图

麻醉在腹腔肿瘤手术中的关键作用

01 为什么麻醉对腹腔肿瘤手术至关重要? 🩺

每次走进手术室,家属常常会问:“会不会很痛?麻醉安全吗?”其实,现代手术场景下,麻醉医生像隐形守护者一样,贯穿手术全过程。不管是让人安静入睡,还是缓解手术引起的紧张和痛苦,麻醉都不是简单的“打一针睡觉”,而是一整套保障手术安全和患者舒适的医学流程。

对于腹腔肿瘤手术来说,麻醉起到的作用相当于修路工和交通指挥员——一方面帮身体“屏蔽”疼痛和不适,一方面实时关注血压、心率等生命信号,在关键时刻马上调整用药,为手术顺利进行争取最好的条件。

很多大手术都离不开高水平的麻醉支持。如果把腹腔肿瘤手术看作一次复杂的工程,麻醉就是保障工程安全顺利完成的底层保障。需要留心的是,麻醉并非万能,术前评估和合作都很关键。

02 麻醉方式有哪些?全身麻醉和局麻有什么区别? 😷

  • 全身麻醉: 患者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像进入深度睡眠一样完全无意识,适合手术范围较大或刺激较强的手术。例如有位54岁的男士,身高167cm、体重76kg,因腹腔肿瘤接受了全身麻醉下的手术,术中安静舒适,无不良记忆。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大部分腹部“大手术”通常需要全麻支持。
  • 区域麻醉(局麻/半麻): 只让身体某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比如脊麻(让下半身麻木)。对于肿瘤较小、创伤不大的操作,或不能耐受全麻的老人,有时医生会考虑这个方案。
  • 复合麻醉: 有些复杂手术,还会把全麻和区域麻醉结合使用,让术中术后都更舒适。这种方式下,患者既不会疼,也能得到更好的镇痛管理。

对大部分腹腔肿瘤手术来讲,选择哪种麻醉方式通常要结合病情、疾病位置、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建议每位患者和家属都能提前和麻醉医生沟通好,消除顾虑再安心接受治疗。

03 腹腔肿瘤手术时,生命体征怎么被严密监控? 🔎

说到手术时的安全保障,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除了主刀医生,麻醉医生也是“幕后大管家”。手术台上的每一分钟,监护仪都在严密记录着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数据,就像飞机驾驶舱一样时时监控各种“仪表盘”。

有时候,大的腹腔肿瘤切除手术中,由于肿瘤和大血管、内脏关系紧密,稍有变动,患者的血液循环或呼吸参数就可能波动。这时,麻醉医生可以在数秒内调整用药、补液,维持指标平稳,极大降低手术风险。这些“无声的守护”和对危急变化的迅速反应,是患者和家属往往察觉不到,却真正保命的关键环节。

虽然大多数人术后只记得麻醉“让人睡了一觉”,其实整个过程中还有各种细致的调控。不得不说,遇到专业的麻醉团队,是腹腔肿瘤患者手术路上最坚实的保障之一。

04 术后疼痛和恢复,麻醉团队怎么帮患者? 🌱

手术做完,麻醉的角色还没结束。很多患者觉得手术后一醒来身体疼痛,其实现代麻醉技术已经可以让多数人痛感减轻到最小。麻醉团队会根据不同人群,采取多种镇痛方式,比如按需用药、镇痛泵、甚至局部镇痛技术,最大程度帮助患者顺利过渡术后初期的“过渡期”。

例如腹腔肿瘤术后,针对切口疼痛,设置合适的镇痛方案可以让患者能翻身、走动、恢复快,减少因疼痛引起的心率、血压变化。恢复期的镇痛控制和舒适管理,还能降低术后呼吸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

实际上,疼痛管理已经成为手术治疗链条上非常关键的一环。有研究显示,术后镇痛的质量影响到康复进度和住院时长[1]。因此,不要觉得麻醉“只是睡一觉”,术后镇痛方案同样要积极配合。

05 麻醉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有哪些? 💡

很多人关心麻醉本身会不会有危险,其实绝大多数麻醉并发症都很少见,但完全“零风险”是不现实的。常见的风险比如恶心呕吐、喉咙痛、暂时性意识模糊等,多数都能很快恢复。个别人可能因为基础病(如高血压、肾病等)、肿瘤本身位置特殊等,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甚至心律异常,需要麻醉团队及时应对。

举例来说,患有腹腔肾囊肿伴结石的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如出现肾功能波动,麻醉医生会实时监控指标,必要时调整药物类型和剂量,减少对肾脏的负担。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并发症发生概率非常低,恰当的评估和交流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另外,有研究表明高龄患者、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发生术中危险的概率略高,需要特别关注[2]。不过通过详细的术前问诊、体检和合理选择麻醉方案,绝大多数都能规避掉大风险。家属和患者不必过度担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术前一定如实告诉医生相关病史,有助于制定更个性化的安全方案。

06 麻醉医生在重症监护和急救中还能做什么?

说起来,麻醉医生不仅工作在手术台边,也常常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急救现场为危重病人提供抢救支持。比如腹腔肿瘤术后有患者突然发生大出血、呼吸衰竭等急症,麻醉医生可以用气道管理(如气管插管)、有创监测和药物复苏等“救命措施”第一时间稳定病情,是很多生命通道里的关键力量。

在肿瘤患者围绕手术期的整个治疗链条中,麻醉团队经常参与术前评估、高危患者的术后ICU管理,以及辅助抢救意外状况。和手术、护理、重症团队通力协作,为患者构建起更完善的安全屏障。正如一些文献总结的,综合管理团队能显著减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3]

也就是说,麻醉医生不仅是“麻痹疼痛”的专家,更是在全身状况干预、急救抢救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07 如何通过健康习惯辅助预防和术后恢复? 🌽

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其实也能间接影响肿瘤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相比讨论“会得病的食物”,更建议大家关注怎样通过好的饮食习惯帮助身体恢复,比如:

  • 高蛋白食物 (如鱼、蛋、豆类)帮助修复组织,促进免疫力。建议每餐包含一点优质蛋白,尤其是术后恢复期。
  • 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肠胃功能恢复。可多样搭配,避免单一饮食。
  • 全谷物米面和薯类比精米精面更有营养,搭配杂豆杂粮,能增加饱腹感且利于肠道健康。
  • 足量水分促进代谢、防便秘或身体脱水。一天建议1500-2000ml,术后遵医嘱适当增减。
  • 充足睡眠+心情调节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4]。遇到术后焦虑时,可适当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师交流。

如果术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切口红肿渗液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回医院复查。肿瘤手术后,复查B超、CT等由专科医生安排,建议严格执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一句话:多补充营养食物、适度运动、保持愉快心情,是恢复身体“元气”的关键,也是预防肿瘤复发的基础。别忽视日常饮食和生活调养的长期作用。

结语 🤗

回过头来看,麻醉团队其实无处不在。从术前准备到术后疼痛的缓解,从手术台到ICU急救的“临门一脚”,都是患者安全和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麻醉风险大幅下降,只要积极沟通配合,绝大多数腹腔肿瘤患者都能够顺利走过手术这一关。

每个人的病情、身体状况都不同,有疑虑的地方不妨多和医生聊聊。最实用的建议:相信专业、配合治疗、术后好好休养,就是健康的关键一步。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即将面对相关手术,这些知识也许能带来一点点安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McDonnell, J. G., & Laffey, J. G. (2009).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nd recovery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23(1), 81-93.
  2. Ziv, A., Eisenkraft, J. B., & Weiser, T. G. (2016). The impact of patient age and comorbidities on perioperative outcomes. Anaesthesia, 71(Suppl 1), 81-85.
  3. Pearse, R. M., et al. (2014). Effect of a perioperative, cardiac output-guided hemodynamic therapy algorithm on outcomes following maj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JAMA, 311(21), 2181-2190.
  4. Irwin, M. R., & Olmstead, R. (2017). Sleep,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How sleep dysfunction affects cancer risk and recovery. Nature Reviews Cancer, 17, 75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