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智齿拔除后的完美护理秘籍:让恢复更轻松

  • 19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智齿拔除后的完美护理秘籍:让恢复更轻松封面图

智齿拔除后的完美护理秘籍:让恢复更轻松

01 常见现象:拔智齿后身体会有哪些反应?

生活中,不少人经历过拔智齿。其实,大多数人在刚拔完智齿的那几小时,会感到刀口一带有点麻或胀。对于年轻人来说,有时拔完牙只觉得脸部微肿,像是刚睡醒那种轻微的浮肿感。有的人会发现,牙龈处渗出淡淡的血丝,这其实是正常的身体应激反应。

刚拔完牙的当天,嘴里会残留点血腥味,张口幅度也会受限,这主要和局部软组织还在修复相关。不过,如果流血时间短,肿胀几天就消,这类症状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困扰。但如果剧烈疼痛持续不退,或者肿胀越来越明显,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了。

☝️ 成年人中,超过60%的人会在拔智齿后经历2-4天的轻度不适,但真正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足5%(参考:Bortoluzzi MC et al., 2013)。

02 术后饮食选择:哪些食物更适合助力恢复?

拔完牙后,嘴巴不太愿意"配合"咀嚼,这时候选择软、温和的食物,是对口腔最好的关照。举个例子,25岁的潘先生,拔牙两天内早餐用的是小米粥,午饭搭了蒸鸡蛋羹,基本没有不适。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样搭配既简单又舒服。

下面整理一份术后推荐小食清单:

食物 优势 食用建议
米粥/小米粥 细腻易吞咽,防止咬伤伤口 少量多次,温热食用
蒸蛋羹 蛋白质丰富,软滑 不加辣椒、生抽
酸奶 凉爽,舒缓疼痛 不含果粒或坚果
土豆泥 能量补充,口感细腻 淡口,不添加颗粒调料
香蕉泥、苹果泥 维生素丰富,易消化 打成泥状、温和入口
🍵 简单来说,术后一周内,远离过硬、过烫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有助于口腔恢复。

03 口腔清洁:护理怎么做不刺激伤口?

拔牙后的嘴巴,就像刚修过路的道路,不能用力冲刷。但完全不管不顾,反而容易让细菌"扎堆"。可以选用无刺激的淡盐水漱口。比如,拔完牙前三天可以每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漱口,动作要慢,避免形成负压,把血块带走。

刷牙并不能停,但要避开伤口附近。软毛牙刷轻刷其它牙齿,每次刷牙后不妨用棉签轻轻清除伤口周围残留杂质。漱口水最好选择不含酒精的配方,比如氯己定(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即可),对预防感染有帮助。
不少人担心,怕清洁不够导致口气,这时可以用口腔喷雾,或者饭后含一小口清水。整个护理过程,其实就是和自己的嘴巴耐心相处几天,不用紧张,也别疏忽。

🦷 残留血块保护新组织生长,不要用力吸吮、吐口水或频繁鼓腮,这些动作都可能让创口二次出血。

04 止痛与用药:生活中怎么科学缓解不适?

很多人在麻药劲过去的几个小时,开始感受到伤处跳痛。其实,拔牙后的疼痛很常见,只要不剧烈,多半能自行缓解。年纪较大的李阿姨反映,术后第一天靠冰敷加适量对乙酰氨基酚,基本没有影响吃饭。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要按说明剂量,最好饭后服用,避免肠胃不适。

有些人考虑用中药口服或外敷,但这部分效果见仁见智。医生建议,药物镇痛最多连用3-5天,只要疼痛明显减轻就可以停止,不建议自行叠加用药。若局部出现感染,医生可能会视情况开具抗生素,依医嘱完成疗程即可。

💊 怀孕、哺乳等特殊人群需提前跟医生沟通用药方案。对药物过敏、自身有肝肾疾病的人群,也不要擅自用药。

05 异常信号:哪些情况可能是并发症?

  • 口腔持续大出血,砂纸压迫10分钟无改善
  • 拔牙部位肿胀越来越大,甚至面部明显变形
  • 出现口臭、伤口处冒出黄色或绿色脓液
  • 超过三天依然剧烈疼痛,向耳、颈部放射
  • 出现发热、寒战,甚至全身乏力

有位34岁的男性患者,拔牙后一周本以为快恢复,但出现红肿加重、张口困难,后来被诊断为智齿窝感染。这种情况常由细菌入侵所致。如果遇到上述现象,尤其是高热不退,建议立即前往口腔专科或正规医院,不可拖延。

⚠️ 极少数人会发生"干槽症"(创口血块脱落,骨面暴露,会导致剧烈疼痛),如出现典型表现,需及时回诊处理。

06 恢复时间表:哪些细节帮助你更快好转?

拔完智齿后,大部分人一周左右能够恢复日常生活。初始两天创口局部水肿,然后逐步吸收;一般三天内疼痛感最强,72小时后逐渐缓解。拔牙处表面愈合大约7-10天,深层愈合则需3-4周。

阶段 常见表现 建议措施
1-3天 轻微肿胀,淡血液渗出 冷敷、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4-7天 创口初步愈合,疼痛缓解 饮食以软、温为主,可逐步恢复刷牙
1-4周 内层修复完成,生活基本正常 暂停吃坚果等硬物,适度运动

其实,大部分朋友7-10天后可以回到诊所复查,确认创口恢复情况。如果出现上述异常信号,也可以随时就医,不需要等到全部拆线。休息充足、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这些细节对后期恢复有不少帮助。有研究显示,遵循医嘱与术后复查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Adeyemo WL, 2012)。

简单来说,把握好前三天,按期复查,遇到特殊情况尽快反馈医生,是最稳妥的康复策略。

07 主要参考文献

  • Bortoluzzi, M. C., Manfro, R., D'Avila, O. P., & Dutra, T. C. (2013).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third molar extraction.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71(4), 654-658. https://doi.org/10.1016/j.joms.2012.10.002
  • Adeyemo, W. L. (2012). Management of post-extraction complications.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ntistry, 4, 47–57. https://doi.org/10.2147/CCIDEN.S25917
  • Filho, J. R. D., Maurette, P. E., Allais, M., Cotinho, M., & Correa, M. (2007).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different protocols for third molar remov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65(5), 901-907. https://doi.org/10.1016/j.joms.2006.06.288